第24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揭秘曹操墓“被出土”内幕:三国大墓第24章完结
这种理由看似有理,实则不妥。.幻?想~姬` ¨已+发·布_罪.薪`蟑¢结,
墓道的长度是“王侯级”,此说何来?既然墓道宽度是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墓葬的两倍还多,长度也多出10米,级别应该是“更皇帝”,而不应该是低一级的“王侯级”嘛。
墓道,应是为配合大型墓葬的修建而产生的,其功能和作用是方便工人的上下行走、向外出土和向内运输建筑材料、随葬品。在举行葬礼时用来下棺和为死者送葬。
先秦时期,墓道的长度和数量,被考古界一些人士视为墓主身份的象征。实际上,这是错误的。西周时期礼制严格,但对于墓道数量的问题,《仪礼》、《周礼》、《礼记》中均无明确的记载。可见在当时,墓道的数量问题似乎不属于礼制的范畴,也就不应该是墓葬等级的象征,这在考古中都可以找出例证。在考古中发现,同为秦王陵,墓道或四条,或两条,或一条。而墓道的长度,也是这样。
魏晋以后至明清时期,所有使用坡形墓道的陵、墓都只有一条坡道。?8+1!k*a~n*s!h′u+.·c¨o·m^至于长度本身,更不是墓主身份、等级的象征,因此西高穴墓葬是“王侯级”一说,是很不严谨的,只能说这座墓大而已。
实际上在魏晋时期,这样的墓道长度并不少见。洛阳附近曾发现不少西晋时期墓葬,在峻阳陵墓地发现了23座有长斜坡墓道的土洞墓,最东的1号墓墓道长36米;在洛阳城西地区发现的晋墓葬,较大型的都有宽大的砖筑墓室和长墓道,墓道长度一般在25米以上,如西晋元康九年(公元299年)徐美人墓的墓道长达37.36米。
据获准进入西高穴墓葬的媒体记者介绍,进入墓室,隐约可以看到里面的砖块,外面抹了一层白灰,已经变得泛黄或脱落。这说明西高穴墓葬虽然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却很简单,或者说粗糙,也未见当年流行的壁画。
第43节:◇ 曹操修了间“毛坯房”?(2)
有人认为这样的情况符合曹操“薄葬”遗令。!搜+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这种分析实属无稽之谈,应该是一种想象和附会。曹操要求薄葬可能是真的,不随葬值钱的东西,但并没有说墓室也做成“毛坯房”啊。
曹操墓不是死后匆匆建造的,从《三国志》上看,至少在公元218年,他对自己身后墓葬安排,便提出来了。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卷一),当时曹操是这样说的: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曹操这番话在本书前面已多次引用过了,《宋书?礼志二》在令文前加了《终令》标题,以便和曹操临死前的《遗令》相区别。为什么曹操在这时要下这样一道《终令》呢?
河北籍曹操墓研究专家刘心长先生,在其所著《曹操墓研究》一书中,是这样分析的: 在上年,即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十月,曹操立曹丕为太子,从而解决了一个长期犹豫不决的立嗣问题。接班人问题解决了,已入暮年的曹操下一个要考虑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身后事。但是这个问题不一定马上来考虑。曹操53岁时北征乌桓,在回军途中写了《步出夏门行?龟虽寿》:“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从诗文来看,已进入暮年的曹操仍然满怀烈士建功立业的千里之志。
曹操很注意养生,晚年习练气功,也重视身体锻炼。但是,曹操遇到了统一大业一再受阻和自己老境渐至的矛盾。曹操立嗣三个月后,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春正月,许都发生了太医令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的谋反事件。这件事在政治上影响很坏,对曹操的内心震动很大。汉献帝所在的许都发生谋反事件,说明曹操在政治上是有人坚决反对的,内部是不稳的。与此同时,北方代郡、上谷乌桓、无臣氐等少数民族相继反叛,曹操派儿子曹彰前去讨伐。
刘备在汉中的军事攻势构成了对曹操的严重威胁。曹操这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