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揭秘曹操墓“被出土”内幕:三国大墓 > 第21章完结

第2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揭秘曹操墓“被出土”内幕:三国大墓第21章完结

第37节:◇ 大面积勘探陪葬功臣墓

◇ 大面积勘探陪葬功臣墓 这次新发现的曹操墓,除了30米外的一座考古编号为1号的陪葬墓外,目前并没有发现其他墓葬,这是很奇怪的事情。¢1¢5!8?t+x`t*.-c?o¢m¨

曹操在《终令》中,明确提出了功臣陪葬的要求:“《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到底会有多少功臣陪葬在曹操的周边?由于史书上并没有明说,陪葬墓葬可能也一律是“不封不树”,地面遗迹不存,故也难寻,一直是个谜团。

曹操死后,祭祀活动还是很多的。魏黄初三年(公元222年),看到祭祀活动搞得越来越大,魏文帝曹丕遂以“古不墓祭”为名,下令毁去曹操陵上殿屋——车马还厩,衣服藏府。但不让到墓地祭祀,总得有祭祀的地方啊,于是曹丕在第二年建了“武皇帝庙”,这也是魏国的太祖庙。¢白¢马,书′院? ,追·蕞·辛?蟑+结′

武皇帝庙建在当年邺城城南灵芝池附近,今河北临漳境内的西灵芝村一带。《三国志?魏书?文帝纪》(卷二)裴松之注引《魏书》称:“辛酉,有司奏造二庙,立太皇帝庙,大长秋特进侯与高祖合祭,亲尽以次毁;特立武皇帝庙,四时享祀,为魏太祖,万载不毁也。”

太祖庙建造后,祭祀曹操的活动都在此庙内举行。后来,将曹魏的一些有功之臣配飨于庙内祀。从历史文献材料来看,灵牌被摆进太祖庙内的,先后有26人,都是曹操当年的干将老臣。能配飨是一种荣誉,进入太祖庙配飨的功臣,先后有五批: 第一次是青龙元年(公元233年)五月。据《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卷三),魏明帝曹下诏,把大将军夏侯惇、大司马曹仁、车骑将军程昱,灵牌摆到了太祖庙内,享受四时祭祀的礼遇。

第二次是正始四年(公元243年)七月。据《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卷四),魏帝(邵陵厉公)曹芳下诏,一下子将配飨人数增加了20人,分别是:大司马曹真、曹休,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太常桓阶,司空陈群,太傅钟繇,车骑将军张,左将军徐晃,前将军张辽,右将军乐进,太尉华歆,司徒王朗,骠骑将军曹洪,征西将军夏侯渊,后将军朱灵,文聘,执金吾臧霸,破虏将军李典,立义将军庞德、武猛校尉典韦。\鸿!特+晓*税~蛧′ _蕪\错~内′容¨

第三次是正始五年(公元244年)十一月。曹芳又下诏,增加了尚书令荀攸。

第四次是嘉平三年(公元251年),曹魏一大恶人、孙子司马炎代魏称帝建晋的司马懿,也荣幸配飨,牌位摆进太祖庙。

第五次是景元三年(公元262年)。魏元帝曹奂下诏,配飨太祖庙的名额又增加了一个,是祭酒郭嘉。

对这个配飨大名单,史家多有异议。为《三国志》作补注的南朝宋人裴松之便称: “故魏氏配飨不及荀,盖以其末异议,又位非魏臣故也。至于升程昱而遗郭嘉,先钟繇而后荀攸,则未详厥趣也。(徐佗)(徐他)谋逆而许褚心动,忠诚之至远同于日碑,且潼关之危,非褚不济,褚之功烈有过典韦,今礼韦而不及褚,又所未达也。”

能进入太祖庙配飨的,肯定有资格陪葬在曹操墓的周边。但有资格陪葬,不等于实际陪葬。比如,后来被追谥为晋宣帝的司马懿,在嘉平三年(公元251年),以73岁高龄病逝后,便被葬在洛阳的首阳山。但可以肯定,这26人中肯定有不少人陪葬了曹操,在配飨大名单之外的“有功之臣”,也可能会有人陪葬曹操。

那么,曹操的陪葬功臣墓在哪里?为何没有发现?

这一疑问,不只是读者想弄明白的,想来也是河南考古专家希望弄清楚的。在2010年元月初,安阳文物考古队员已开始在西高穴村曹操高陵附近进行大面积勘探,希望找到陪葬墓。

第38节:PK曹操墓“九大理由”(1)

PK曹操墓“九大理由”

2009年12月27日消息公布后,曹操墓的真伪之争便开始了,原因就是没有出土一件指向性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