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晚清旧事:帝国的死亡日记 > 第27章完结

第27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晚清旧事:帝国的死亡日记第27章完结

这一段时间内,他主要是和使馆区内公使们进行书信往来,要求各国外交人员到天津“暂避”,回答公使们提出的关于安全问题的疑问,向公使们介绍中国计划采取的保护措施,保证“万无一失”,等等。/0/0?小?税*惘. ,冕/费·跃¢毒,除此之外他没有其他的作为,也难有其他作为。

三、议和谈判

1900年8月4日,八国联军分两路自天津进犯北京。8月15日清晨,慈禧带着光绪及大阿哥溥儁等仓皇出逃。留京办事大臣昆岗等见“各公使寻觅庆邸甚急,意在出而议款,甚至至邸宅探寻多次”,奏请“饬令庆邸回京议约,便宜行事,与各国公使浃洽。”(注: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见《义和团史料》下,第688页。)8月23日,昆岗等又上了一个奏折,转达总税务司赫德的话:“各国素与庆亲王奕劻办事多年,最为信服……必须三日内请庆王迅速会晤,以安宗社而救百姓。”昆岗解释,这是因为“庆王爷在总署办事多年,谨慎和平,为各国所钦佩,是以各国均愿与亲王爷早日商议和局大事。!1+3¨y?u?e*d*u_.`c+o¢m!”(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第497页。)8月25日,李鸿章也上了一个奏折,声称“庆亲王、荣禄尤为各国所重,如已随扈西行,应请饬令星夜回京。”(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第507页。)8月27日,赫德又致函总理衙门,要求奏请皇上速行简派庆亲王来京议和,(注:《中国海关与义和团运动》,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29页。)就在当天,上谕命“病滞怀来行馆”的奕劻“即日驰回京城,便宜行事,毋庸再赴行在”(注:《义和团档案史料》(上),第513页。)。

9月3日,奕劻在英、日军队护送下回到北京。经过一系列交涉,1901年9月7日,《辛丑条约》正式签字,为时正好一年。从和议开始到1901年2月底,奕劻等人主要与各国使节纠缠于所谓惩治“祸首”的问题,历时六个月之久,奕劻在“剿抚”政策上,和载漪等人尖锐对立,要不是处事圆滑,有可能弄到与被杀五大臣同样的地步。^b-i!x′i+a.6*6!6-.¨c,o+m!现在,作为全权代表,奕劻有清算顽固派的机会了。

奕劻回到北京的第二天,召集留京官员开会。会上,“昆相(昆岗)起而言曰:‘徐中堂桐以身殉国,从容就义,拟请附奏请恤。’庆邸勃然变色曰:‘徐相已死,可惜太晚了,倘早死数日,何至有徐小云尚书论斩之事。’”在奕劻看来,“诸人之命,实断送于此人之手”。拒绝代递徐桐遗折。(注:陈夔龙:《梦蕉亭杂记》,见《义和团史料》下,第689页。)另一个“主抚”派人物礼部尚书启秀,在联军入城后被日军拘捕,因母丧被放假十日,“惟恐其逃逸,仍以绠系其一手,使人牵之偕行。启治丧已,往见庆王,庆王讽以微词,启不省,仍退而就禁。”(注:柴萼:《庚辛纪事》,《义和团》第一册,314页。)启秀虽然“素有劝助团匪之事”,但实际上只是跟在载漪、刚毅之后的附和者,本希望奕劻能帮他开脱,没想到却被冷潮热讽,他只有死路一条了。

但是,对“祸首”董福祥,奕劻却是另一种态度。虽然奕劻、李鸿章在奏折中如实报告了各公使认为董福祥“实为罪魁”(注:《义和团档案史料》(下),第792页。),实际上,奕劻并没有把董福祥和载漪、刚毅等人同等看待。他在给劳禄的信中说:“弟极知星五公忠素抱,深得秦陇民心,如此良将,雅宜加意护惜,奈各使成见胶执,难以理喻。”(注:《荣禄存札》,齐鲁书社,1986年版,第7页。)

可见,即使同是“祸首”,奕劻对政敌和非政敌的态度也是不同的。

(资料来源:《清史研究》2000年第2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