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雄关:1644年风云局势中的山海关第52章完结
对于皇兄皇太极,多年来多尔衮始终怀着复杂的情绪:崇拜,仰慕,仇恨,臣服,嫉妒,恐惧……不管曾经怀着什么样的情绪,多尔衮都清楚一件事,与父汗努尔哈赤相比,皇兄那张略带温和的面貌后面,是深不可测的谋略、机心和智慧,皇兄就像一座高山,挡在他的面前,让他只有仰望的份,决无超越的可能。~比?奇,中\雯?王. ′首?发.
但皇兄突然死去了,在他正当壮年的时候。突然间,一切不可能的事情都变得可能了。
在这关键时刻,多尔衮把所有对皇兄的复杂情绪都化成了一种情绪,那就是钦佩。五体投地的钦佩。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才明白了,如果没有皇兄多年来的深谋远虑,雄心伟略,那么今天就不会有这个机会给他,同样的,后金汗国就不会成为未来的大清帝国。
满清有皇太极,和大明有崇祯一样,对于各自的阵营,都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相反的。
把他们两人放在一起比较,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他们都是接过了上一代的赐赏的人,只不过,一个接的是财富,一个接过的是巨债。,天`禧^晓′税¢罔· \追?罪/辛/蟑·结.
虽然接过的东西不同,但两样东西同样都具有杀伤力,财富太多了容易改变人的本性,很可能会走向一个与理性背离的道路,债务太多了,却反而可能催人奋进,使之为还清债务而变得勤奋肯干,精明务实。
可惜的是,那个接受了债务的人没有还清债务的能力和信心,那位继承了财富的人则更加具有创造财富的能力。
提起满清,人们经常难以忘记的是老汗王努尔哈赤的赫赫武功,但是却常常忽略了二世皇太极在文治上的成绩,对于一个帝国的构建来说,后者更加重要。
任何一个王朝的成立,都要靠武力抢夺政权,也就是后来经常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原意。武力强者引发革命,革命最后总是以推翻一个固有的政体而宣告成功,但这只是革命的初级阶段。革命后,最重要的是建设阶段,这一步走得好与坏就决定了这场革命的真正价值与内涵。·5′2\0?k_s-w?._c!o.m^可惜,在中国历史上很多革命者,他们崇尚武力,却往往忽略了在武力压倒一切以后的事情。清醒的人都知道,暴力只是手段,但不是目的,人们臣服于暴力,并不是喜欢他,只是因为实在没有别的方法可行了,暴力是人们能够承受的最后底线。如果一味的挑战人的承受极限,那么肯定会出现更加暴力的人,将前面的暴力资源占有者推翻。
皇太极对这一点看的比他父亲清楚。这位喜欢读历史的马上英雄,其实并不只是拥有强悍的外表和精准的箭法。他读过元史,当然知道元朝——这个马上游牧民族曾经的辉煌与陷落,当年成吉思汗、窝阔台、忽必烈几代父子,和他们父子一样,从草原的方寸天地里起事,所向披靡,最后占领了最大的土地,可是,在他们相继死后,不过短短几十年时间,天下就归了姓朱的。原因是什么?姓朱的皇帝的子孙们不知道,可是他看得清楚,蒙古铁骑可以征服天下最锐利的军队,可是征服不了一个东西——人心。他们用暴力来治国,但最后被人们用更暴力的手段推翻。皇太极知道,征服人心,比攻城陷地更厉害,而征服人心,靠的同样是人心,只不过这里更包括着一个定量的概念。这个概念自皇太极以前,没有哪一位马上英雄搞清楚过,所以他们的武力天下无双,但如同流星一样,瞬间的闪亮后就消失在灿烂的星河里。
皇太极不会是流星,因为在他心中有这么一个定量的概念。这个概念说穿了就是四个字:大多数人。
皇太极知道,要想取得丰功伟业,必须要取得大多数人的支持。
元朝的蒙古英雄们并不了解这个道理,否则他们怎么会那么快的亡国?他们以武力争取天下后,把人种划为四等,蒙古人,色目人,南人,汉人,把人数最多的人贬为了最低贱的种族,于是,他们等于有意识的为自己创造了一个最大数量的敌人——当大多数人都成为你的敌人时,再强大的武装也会崩溃;因此积弱之徒的南人、汉人,最后战胜了虎狼之徒的草原雄鹰。
父亲努尔哈赤也并不明白这个道理。汉人曾经是迫害他的民族,强硬的父亲把征服汉人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开始了与汉人的誓死斗争。成功是明显的,但付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