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雄关:1644年风云局势中的山海关第28章完结
面对左良玉的抗拒,杨嗣昌不是像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等人一样,以公正、清白、严整军纪、廉洁自律来取得威信,相反暗中使了阴计。·0`0`小¢税-旺. \首-发?他发动兵力将张献忠逼入四川后,想利用另一军阀贺人龙取代左良玉,私下许诺贺人龙,只要取胜就将左良玉的“平逆将军”的称号转赠给他,并上报朝廷记其大功,不料左良玉竟然在玛瑙山一战中立下大功,成功地将张献忠困住。杨嗣昌无法兑现承诺,贺人龙因此对他深怀不满,索性将此事对左良玉明说,此后左、贺两人与杨嗣昌形同水火,不再听他调令。
张献忠的离间计,再加上杨嗣昌处事的不明朗和偏私心,令得将帅失和局面日益严重,左、贺不再听命,产生恶性连锁反应,许多将领与杨嗣昌离心离德,导致杨嗣昌最后几乎无人可用,朝中政敌也趁机发难。由此战争局势逆转,李自成抓住机会,与刘宗敏等仅有的十几骑人突围出来,在河南东山再起。
在杨嗣昌还为人事问题烦恼之时,义军缓过手来了。张献忠采取“以走致敌”的策略,以游击战术绕到明军后方,竟然击败左良玉,大举反击,并在后来的战斗中获得全胜,占领了四川重镇襄阳。′山.叶?屋? *首·发,李自成突围后转战洛阳,同样事事顺利。之后在李自成和张献忠的领导下,洛阳陷落,福王被杀、襄阳陷落,襄王被杀。其中福王朱常洵是万历与郑贵妃的儿子,当年曾掀起明朝整个文官集团参与进来的“三大案”,就是缘自于他与太子朱常洛之间的矛盾。因为其母受万历的宠爱,也连带着从小就得宠,虽然夺位没有成功,但也凭此在藩王中占的地盘最大,兼并土地最多,平时民恨极深。这次被义军捉住,剁成了肉馅,拌以鹿肉下酒,谓之“福禄酒”,成了下酒菜。当年万历为他,不惜与整个文官集团为敌,此时此人竟落得如此下场,万历地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一下了死了两个姓朱的王爷,其中一个还让贱民吃了,深知崇祯个性的杨嗣昌明白自己的路也走到头了,这不是一个可以逃脱的罪行,“功虽未成,尽瘁堪忧”,(《明史·杨嗣昌传》)离成功只差一步的杨嗣昌在忧愤恐惧的心情下,自杀了。\鸿!特+晓*税~蛧′ _蕪\错~内′容¨
熊文灿、杨嗣昌的死对于明廷有深刻影响,自此,能够挟制义军的将领已经全部清理了,左良玉之流的军阀有各大军区首长的前车之鉴,也未必再会尽力,相反,官兵在欠饷、文官内斗成风、主帅相继下狱的绝望情绪下,同样残暴如匪。到后来,明朝不但无一可用之将,还多了很多比匪更坏、扰民更狠的“官兵”。朝中无人,百姓离心,崇祯送了李自成一个大礼,将一个意志坚定的草根英雄送上了实现皇帝梦的征程。
李岩来了
与倒霉的崇祯相比,李自成的运气越来越好了。但这好运气来得非常艰难,在李自成的身上,不断的验证了一个道理:成功是在一万次失败的基础上产生的。
一六四○年(崇祯十三年),李自成面临他自起事以来最倒霉的时刻:在杨嗣昌十面张网的战略下,他被围困于湖北巴西鱼腹山中,杨嗣昌要招降他,被李自成拒绝。这时,部众或走或逃,身边已经没有多少追随者了。李自成想要自杀,养子李双喜阻止了他,这时手下人心浮动,大将刘宗敏纵然一向骁勇,此时也有了降意。
李自成知道别人降可以,他降是不行的。从杨鹤,到陈奇瑜,到熊文灿,每当挺不下去的时候,他和张献忠这些人都是采取先投降再找机会图谋再起的方式,对此,明将们已经有了高度的警惕,杨嗣昌在围攻张献忠时,早就对外放了话:除张献忠外,其他人均可赦。他其实也一样。降对别人来说,可能还有一条活路,他降就是死路一条。
李自成却不知道,这个时候他的坏运气已经到头了。四年来,从他跟随的闯王高迎祥被孙传庭斩杀后,他几乎没有打过一场真正意义上的胜仗。从陕西河南到四川,他们一路流窜,一个属于自己的地盘也没有。崇祯十一年(一六三八年),李自成遇到了自起事以来最大的一次失败,在陕西的潼关,洪承畴与孙传庭设下三道埋伏线,将他的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只有忠心耿耿的刘宗敏和田见秀等十七人跟着他躲进了陕西东南地区的商洛山。
李自成当时认为这是他人生最惨淡的时刻,并没想到事隔不到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