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 > 第65章完结

第65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65章完结

十四、宋元佛教的稳定发展

隋唐五代是中国佛教的大起大落时期,既有朝廷上下狂热崇拜的繁 盛,也有唐武宗灭佛,周世宗限佛的悲哀。?鑫_顽~夲-榊?颤¨ ^更¨辛?嶵.全^入宋以后,中国封建意识形 态基本定型,由于宋明理学的出现,儒学的统治地位已不可动摇,而佛、 道两家则在辅翼儒学的前提下找到了自己的合理位置,进入了稳定发展 时期。

1.宋王朝对佛教的扶植与管理

赵宋王室是在唐武宗灭佛和周世宗限佛两次大“法难”的基础上建 立自己的宗教政策的。太祖赵匡胤是历史上较有作为的帝王,深知佛教 早已深入人心,周世宗的强硬宗教政策不利于社会的安定,所以他在夺 取后周的天下后,立即于建隆元年下令停止在北方废毁寺庙,先度童行 8000 人,稳定北方的僧侣队伍。以后又不断拨钱支持佛教事业。乾德四 年(公元 967 年),派遣僧人行勤等 157 人赴天竺求法,每人赐钱三万。 开宝四年(公元 971 年),遣内史高品、张从信等人往益州(今四川成 都)主持刻印《大藏经》,开中国历史上刻藏事业的先河。此次刻藏先 以《开元录》之经为限,后陆续增添东土撰述,最后得到 625 帙,6620 卷,在佛教传播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2!芭!看.书¢王* ?勉?废′岳?独.《开宝藏》日后成为一切官私 刻藏的共同准据,日本、高丽、契丹、西夏等地刻藏,也以此藏为准。 宋、元两代还刻印了《崇宁藏》、《毗卢藏》、《圆觉藏》、《碛砂藏》 等四种版本,印刷术推动佛教思想更加深入民间。

宋太宗赵光义“素崇释教”,更是热衷于佛事。他在登极伊始的太 平兴国元年(公元 976 年),一次下令度童行 17 万。为了在佛教史上留 下善迹,他效法唐太宗大开译场,延请西域高僧法天、天息灾、施护等 人主持,译出大量经文,并亲撰《新译三藏圣教序》,刻之于碑,以图 流芳千古。从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 982 年)至仁宗景祐二年(1035 年)的 54 年中,共译梵本 1428 夹,564 卷,数目可观,但影响却远远不 能和唐代相比。其原因在于,当时正值印度密教发达时期,宋朝所译经 文大多属于密部经典。佛教密宗的许多思想,与儒家纲常相抵触,所以 不少经文甫被译出,立即引起担任译经史、润文官的儒家学者的警惕, 旋即举报销毁。¢求?书\帮· ~首\发,如淳化五年(公元 994 年)译出《大乘密藏经》,发现 有 65 处“文以乖戾”。太宗闻讯,立即诏谕:“使邪伪得行,非所以崇 圣法也。”勒令“当众焚毁。”

宋真宗不仅崇道,亦推崇佛教,他亲撰《崇释论》一文,希望能奉 佛“十力”,辅俗“五常”,达到劝善禁恶的目的。大中祥符二年(1009 年),真宗下《普度僧道诏》,天下童子每十人度一人。为此特在京师 及诸路设 72 处戒坛,大规模剃度童行。所以真宗一朝僧尼人数达到了 458,855 人,寺庙 4 万余所,为宋代最高水平。

鉴于历史的教训,宋帝对于佛教的发展始终保持着警惕,太祖、太 宗保持了唐代的“度牒”制度,以求控制僧尼人数。同时下令限制寺院 规模,如开宝八年(公元 975 年),太祖明令禁止灌顶道场、水陆斋会 和士女夜集等活动,以防滋事。真宗朝僧尼发展过快,仁宗朝便严加限

制,至神宗熙宁元年(1068 年)统计,僧尼仅余 224,090 人,不使宗教

的发展超出了维持统治的需要。

宋室南渡以后,国力更趋衰弱,但江南本是佛教发达之地,教徒仍

有 20 万之众。宋高宗对佛教采取了既不支持,也不绝灭的政策,只是停

发度牒,寄希望于自然减员。同时迫于对金战争和统治集团的巨大花费,

高宗绍兴十五年(1145 年)下令天下僧尼交纳免丁钱,“自十千至一千

三百,凡九等,谓之清闲钱,年六十以上者,听免纳。”①这样就使得出

家在经济上没有多少好处,防止贫苦农民因非信仰因素而出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