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世界中世纪宗教史第5章完结

在中东,伊斯兰教几乎是创生在“蛮荒”的土地上,穆罕默德不仅 吸收了其它宗教的信仰和仪式,而且也吸收了那些包含在宗教形式里 的,其它民族的先进文化。,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所以伊斯兰教可以说占满了穆斯林社会生活 的一切空间,从婚丧嫁娶到财产继承,从经堂教育到日常起居,从诉讼 程序到罪犯惩罚,……伊斯兰教义几乎是无所不在的。尽管随着伊斯兰 教势力的扩张,穆斯林帝国的范围远达南欧,一批阿拉伯思想家继承了 古希腊哲学的优秀遗产,并曾对欧洲经院哲学的发展有所影响,但在伊 斯兰教内部却从未产生过具有较大影响的宗教哲学流派。在整个中世 纪,信仰淹没了理性,未能产生具有世界范围影响的哲学体系。

在中国,古老的儒家哲学一直是宗法等级社会最好的思想武器,然 而儒家思想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存在着内在的缺陷,即长于伦理而拙于思 辩,宇宙生成论不完整。佛、道二教恰恰是在这个领域里发挥了填补空 缺的作用,所以说中国是用外来的宗教弥补自身的哲学。平心而论,佛 教的理论体系缜密严整,非儒家所可比拟。!看!书_屋-小*税*惘+ `勉.费\岳-黩/但儒学早已根深蒂固,深入 人心,有着不可替代的政治优势,所以三教冲突,三教融合的结果不是 佛化儒学,而是儒化佛教。中国人用自己固有的天人合一、本末一致、 体用无间的思维定势重新整理了佛教,五位百法、四分、三性的分析哲 学被淡化、忽略了,而佛性问题则被凸显了出来,讲究“明心见性”, “顿悟成佛”的中国化佛教——禅宗成了佛门正统。印度的佛教哲学被 中国人充分消化了,思维方式仍然是形而上、下不分,注重实用理性, 人生哲学发达是中国哲学的特色。

二、基督教东西两派——希腊派

和拉丁派的对峙

1.东西两派的历史沿革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1)东派希腊教会和西派拉丁教会

很早以来,由于政治区划和语言、文化等方面的差异,罗马帝国全 境事实上一直分为东西两部分。早在希腊化时代,希腊马其顿国王亚历 山大大帝为建立世界帝国,东征叙利亚、埃及、巴勒斯坦、小亚细亚、 伊朗等地,在这些地区普遍推行统一的希腊语言,贯彻希腊精神,采用 希腊生活方式,使大片土地在文化上希腊化,形成了许多希腊化国家。.我·得-书?城_ ?蕪·错,内′容` 在此之后,拉丁人建立了罗马帝国,用武力征服了东部地区,建立起政 治统治,但并没有能够从文化上征服已被希腊化的东方。公元 4—5 世纪 以后,罗马帝国东部的希腊化进程更加加剧,使东西方差异日益明显。 公元 330 年,罗马大帝君士坦丁为了有效地控制帝国东部,迁都拜占庭, 改名君士坦丁堡,也称“新罗马”或“第二罗马”。从此,帝国逐渐明 确地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西部以罗马为中心。 君士坦丁去世后,帝国东西两部分分别由两个儿子统治,395 年,东西罗 马帝国正式分立。随着 5 世纪末西罗马帝国的灭亡,东西两部分更加脱 离。至 7 世纪伊斯兰教的崛起和入侵,进一步使东西方在政治和疆界上 划清了界限。

伴随着东罗马帝国的希腊化进程,西罗马帝国则逐渐摆脱了希腊化 影响,在西部地区开始了日益拉丁化的过程。从 3 世纪以来,西罗马帝 国经常受到北方蛮族的不断侵扰,与此同时,也就开始了彼此的接触和 交流,蛮族人不断地被先进的拉丁文化所同化。当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 蛮族人在罗马废墟上建立起一系列封建国家,进一步加速和扩大了拉丁 化,使西部与东部更加脱离,不仅在经济和政治方面,而且在语言、习 惯、生活方式等文化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差异。随着以后的发展,东方 与西方日益成为两个部分。

与罗马帝国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分为东西两部分相适应, 基督教 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东西两派。西派以罗马教会为中心, 东派起初以亚历山大里亚、安提阿和耶路撒冷三大教会为中心,以后随 着东西罗马帝国的分立,君士坦丁堡成为东都或政治权力中心,君士坦 丁堡教会便逐渐居于东派教会的首位,与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