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真名士,自风流:谢安这个人第29章完结
他给谢玄当手下,以谢家势力为靠山,谢玄就是他的底气。!搜+嗖_暁`说¢网_ ¢毋,错^内-容¢这时他的任务就是给谢玄当好参谋,勤勤肯肯,冲锋陷阵。这时他心里没事儿啊,天下也不乱,没那么多可惦记的,所以谢玄在北府的这10年,刘牢之一直干得很出色,功劳赫赫,是个当之无愧的大将。而谢玄辞职离开北府后,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第三章 襄阳之围
从现在开始,前秦和东晋的大战就拉开帷幕了。
实际上,从公元377年北府兵组建,到383年淝水之战,历史上前秦和东晋之间爆发的大规模战役,应该分为两轮,也就是两个大回合。
第一回合,最经典的,是淮南之战,其结果是东晋大胜。
第二回合,最经典的自然就是淝水之战,其结果也是东晋大胜。因为淝水之战的意义太重大,所以后来,大家慢慢地就把淮南之战给忘了。但要说起来,同淝水之战相比,无论是激烈程度,还是危险程度,淮南之战都要更胜一筹啊。,天~禧′暁?税¨徃- !最-欣′漳`结.埂?鑫-快`
下面,我们就来瞧瞧这第一轮的较量:
全线布防
先来看东晋的防御战略。既然谢安和桓冲各管一边儿,那我们也得分开来说。
先看上游:桓冲在上游的策略是——“全重江南,轻戍江北”。就是把重点放在江南,对江北的地方比较轻视,不得已时就放弃。其实从他回荆州的时候,就有这个打算了。到了江陵,他就上表提出了这个策略,然后还要把驻地移到江南的上明。他是打算,依靠长江天险,以逸待劳,免得驻军江北,要打起来,长江在自己身后,结果弄成背水一战。其实呢,这个做法有些保守,桓冲太在意保存自己的实力了。而且这样无疑会长敌人的威风,灭自己的锐气,还没打呢,您就先后退了。不过桓冲非要这么做,谢安啥也没说。然后竟表示:荆州近来遭了水旱灾害,将军又新移了官府,粮食物资必然缺乏。从现在起,每年朝廷将送三十万觚米到上明,以供军需,直到年景好了再停止。+d\u,a¢n`q.i-n-g\s·i_.~o?r!g·桓冲一瞧,除了心里有点儿愧以外,啥也说不出来了。然后就搬家到上明去了。
再来瞧下游:相对上游来说,下游的布署要积极许多。北府兵的大本营广陵,本身就在长江北岸,北府兵一直在长江和淮河之间活动,谢安不让他们回到江南,因为这里有个很重要的原因,他要为建康留住最后一道防线,这就是长江。即便北府兵顶不住了,他最后还能调朝廷及扬州一带的驻军,凭着长江,再跟敌人周旋一番。所以,我们就看到,无论是淮南之战,还是淝水之战,北府兵都是在向前迎击敌人,而不是坐等敌人打到眼前来再反击。淝水之战几乎就是在淮河边发生,这个决战地点实际是晋军选择的。这样,既使淝水战败了,秦军调整后再进到建康,也还需要好些天。设想,如果淝水真的战败了的话,我们一定能够看到,前秦和东晋在长江边上,还会有一场决战发生……
襄阳之围
如果说每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都会有一个引子的话,那么这个“襄阳之围”就是这一回合的导火线。也可以说是这一轮较量的揭幕战。
襄阳是汉水上的一个郡,属桓冲荆州的领地,不过,它可是在江北,离长江还有一段距离。是属于桓冲准备“轻戍”的地方。襄阳的守将是谁呢?就是那位在我们的故事里,时常会出场一下儿的将军朱序。他离开兖州后,就一直镇守襄阳。
桓冲到荆州一年,就退到江南去了。苻坚一看可高兴了,你这是要把江北给我呀,好,那我就要。于是公元378年四月,苻坚派自己的儿子征南大将军苻丕,还有苟苌、慕容暐等带领步骑7万人,进攻襄阳。同时又另外调了三路人马,加起来有10万多人,准备合围。实际上前秦派出的总兵力就是17万。苻丕兵临城下,把襄阳围了个严严实实。
那么上游首先遭到了攻击。而这时桓冲怎么样呢?估计他心里也是艰难得很。本来想好了,江北不成就不要了,但真的就把襄阳给他们了,而且朱序跟他们桓家可是还有旧交啊,是不是不要城,也该把他人救回来?反正他肯定是思想斗争了一番,最后咬牙决定,不管了。反正跟谢安跟皇上都说好了,&l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