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汉唐精神:直面历史与经典的13堂课第36章完结

第二种表现是空间的。-d_q~s?x.s`.`c`o!m!

恋人在一起不怕冷不怕热,分开后怕冷怕热怕季节的变化,一变化就会想到对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首词写得非常好,画面形成的意境非常美,表现了别后情人内心的伤感与孤独以及冷落清秋节的景象。相思绵绵的诗最怕季节变化,一遇到季节变化就会想起对方。像行云流水一样,语言精炼,很好地刻画出人的情感。“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最后的问句非常耐人寻味。柳永的《雨霖铃》这首词写得非常好。有人说缺乏现实意义,柳永同情下层人,常与歌姬交往寻找知音,不应该因为他的风格、格调、意境不够雄阔、高大就去苛求他。因为有不同的爱情,就有不同风格的境界。说到季节的变化,我们都会想到《西厢记》中的词。什么时候容易引起感念和思绪?“朝来寒雨晚来风”。

品味经典--探寻爱情的意义和境界(8)

还有的表现是触景伤情。_0.0-小¨税!王. ¨免·废^粤?读′唐代诗人张九龄写的“海上共明月,天涯共此时”,人整晚都在相思,这种思念是从天上的明月引起的。天涯共此时,相隔多远都在看着月亮彼此想念。还有杜甫的诗,也写得非常好,杜甫的一首思念诗不仅包括爱情,还包括亲人之间应当相濡以沫的感情,是用换位诠释的思念。

第三种表现是随时随地随念而起。

像李清照一样“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何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在情感表达上互相印证步步升华,形成缠绵感人的力量,对相思之情作出了相当准确的概括,能够唤起读者普遍的认同。

在我们的古典诗词里面,相思之词比比闪烁,最亮的一颗是李清照,毫不隐晦对丈夫的爱和深切的思念。

第四种表现是两个人最怕分开难以再相见。

有这种感受,会把人带入痛苦不堪的境地,要超越痛苦,把爱情升华到另一种境界。?丸¨夲!鰰¢戦/ .蕞?歆-彰¢截^庚`鑫·筷_像李商隐的“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总是有双要拨动读者的心弦向爱情飞驰的手,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写出这样的诗词,爱得痛苦爱得深才会有这样的诗句。这首词已经不仅仅是停留在对爱情的歌颂,歌颂的不仅是爱情,是对忠贞爱情的情感表达,带给读者的不限于爱情,而是一种奉献的精神。我们常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形容老师对职业的执着、革命者对革命理想的追求,对理想对爱情对事业矢志不渝的高尚情操。

第五种境界是最怕见到深深爱过现在却没有办法再在一起的人。

那种相思之情非常沉痛,代表作是陆游和唐婉的《钗头凤》,唐婉的词表达了无法诉说对谁都不能讲的、在人前还要把哭脸装成笑脸的痛苦。在写相思之情的诗词当中,很少有像陆游和唐婉一样是用血泪写出来的。

第六种境界是把分离以后的思念说成是不怕分离。

不是不爱,也不是爱得不深,而是想通过另一种境界来安顿自己,我们并不主张为了体验这种爱,恋人之间就长期分开,而是真正相爱的人是经得起分离考验的,24小时在一起未必真相爱。代表作是秦观的《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两个人如果感情真好,不在乎朝朝暮暮在一起。即使分别多相聚少,也相知相守,感念着品味着彼此的感情,诗中反映了缠绵悱恻的依恋。

第七种境界是除了两个人相互思念之外,单方面的相思同样能够造成意味悠长的意境。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用双关语含蓄地表达爱情,这是乐府民歌的传统,这种双关语大多取源于生活。表现出复杂微妙的感情,把少女的期待描写得非常透彻,又欢心又忐忑的心情含蓄地表现出来。对生活现象有很强的概念,很多人有所期待,但不知道最后的结果能否向自己倾斜,处在这种情况,都可以借鉴这样的诗句表达自己的心情。常常使人感到这种相思有很多很美好的东西,让人充满对美好爱情的期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