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悠悠南北朝:纵横十六国第36章完结
从辽东进攻高句丽有南北两条路,北边的一条平坦宽阔,南边的一条则险峻狭窄。/零/点~看`书? ¨勉*肺_粤`毒¢慕容皝再次听从慕容翰之计,主力部队从对手意想不到的南路进攻高句丽,碰上的防守部队只是由高句丽国王高钊率领的老弱残兵,根本经不起前燕精锐部队的冲击,很快就溃散。高钊单骑逃走,把自己的母亲和妻子都丢到了燕兵的手中。前燕军队直接占领了高句丽国都,再回过头把留在北路抵抗的高句丽残余兵力消灭。
慕容皝一时找不到高钊,自知不能久守高句丽,就生出一条毒计,将高钊父亲的坟墓掘了,连同他的尸体一同带回国内。这一招果然生效,半年之后,高钊派他的弟弟来向慕容皝称臣进贡,才换回其父的遗骨,而他母亲则依旧以人质的身份被扣留在前燕。
从此在魏晋时期曾在东北显赫一时的高句丽基本上只有接受燕国统治的份了。(这个高句丽后来乘燕国衰落和南北朝混乱之机重新崛起,一度进入被朝鲜或韩国历史引以为豪的高丽时期。实际上在我看来,高句丽亦或高丽也起源于东胡一支,实际上更接近于前燕这样的鲜卑国家,在十六国以及以后的南北朝时期应属于周边势力这一类,类似于我前面提到过的仇池,后面会提到的吐谷浑。′z¨h′a~o-x^s·.?n\e/t`今日朝鲜民族的祖先主要是《后汉书》和《三国志》中提到的“三韩”,即马韩、辰韩和弁辰(弁韩),分布在今天的韩国以及朝鲜南部地区,实际上它们在十六国时期还只是三个大的部族,到南北朝时期才逐渐形成新罗和百济两国。所以唐高宗时期只灭高丽而不灭新罗,也是有其历史根源可查的。)
高句丽既降,慕容皝就可以安安心心地对付剩下的宇文部了。
晋康帝(晋成帝之弟及继任者)建元二年(公元344年),慕容皝以慕容翰为先锋大将,三路大军一齐向宇文部进发。
宇文逸豆归一面向远在南方的石虎求救,一面派猛将涉夜干带领精兵迎战。慕容皝派信使快马通报慕容翰:“涉夜干勇冠三军,不如避其锋芒,徐图良机。”
慕容翰摆摆手,让信使回报慕容皝:“我深知涉夜干在宇文部名气甚大,逸豆归又把国内精兵全交他统领,此乃一国之支柱。我在宇文部里混迹数年,对这个人有所了解,其实徒有虚名,不足为惧。?k~s¨j/x¢s!.,c′o*m*我们只要击败涉夜干,就可以大大打击宇文部的士气。”两军照面,慕容翰出阵单挑涉夜干,两人激战正酣时,慕容皝阵中小将慕容霸杀到,涉夜干无法防备,立时被斩于马下。
(古代战争中主将单挑的场面极少,这种马上的单挑源于北方游牧民族的部落战争,实际上是一种比较落后的战斗方式,目的往往是挫败对手的士气,但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单挑决胜的方式实际上使用的次数越来越少。可惜由于小说家们在历史题材的小说中的渲染,反倒使人觉得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决胜方式,错觉!)
这个慕容霸当年还不到二十岁,是慕容皝的第五个儿子,他出道的年龄比前面出场的慕容恪还要早,十三岁(?!)就上了战场,已经为慕容部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看过慕容家一代又一代的英豪,让人不得不慨叹“自古英雄出少年”),而关于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宇文部主帅被杀,士兵不战自溃。前燕兵乘胜追击,攻克宇文部都城,逸豆归还没等到后赵的援兵,就败逃漠北,老死他乡。
宇文部的遗民一部分被慕容皝内迁到昌黎一带,这一支的后人在南北朝末期成为北周王朝的建立者,宇文部向来在辽东三部中胡气最重,所以这个朝代是个很有特色的鲜卑化王朝。另一部分则留在漠北一带继续其游牧生活,到隋唐时形成东北两大游牧民族——奚和契丹,他们的结局自不用我说,各位了解“宋史”、“辽史”的都应该很熟悉。
统一辽东的艰巨任务历时两代,终于在慕容皝手中得以完成,但前燕在最后一场战争中的损失也不小。慕容翰在战争中被宇文氏的乱箭射伤,回到国内卧病不出。有人向慕容皝诬告慕容翰准备谋反,慕容皝对慕容翰的猜忌并未因为他的功劳而减少,便借着这个机会赐慕容翰自裁。这个将才人物在慕容氏的对手那里不得重用,在慕容氏这里又倍受排挤,一辈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