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风雨张居正 > 第73章完结

第7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风雨张居正第73章完结

庞尚鹏上任之后,果然不负张居正的厚望,在福建地区把一条鞭法推行得非常成功,当年福建地区的财政状况就得到了根本的扭转,老百姓也不再流离失所,也能够安定下来休养生息了。,白`马~书-院¢ /耕¨薪¨醉\筷-

虽然福建地区的试点很成功,但张居正还是不敢大意,他只是逐步扩大的试点范围。在福建试点成功之后,张居正又安排官员在浙江与江西两地推行一条鞭法。由于这两个地方与福建毗邻,这样这两个地区也试点成功之后,就和福建形成了一个经济特区。

在闽浙赣经济特区的一条鞭法获得明显成功之后,张居正还是不敢大意。因为葛守礼等人当初一意反对一条鞭法,认为不能将此作为全国性的赋税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认为它适合于南方的农业生产情况,但并不适合于北方。所以在闽浙赣的成功并不能代表它就能成为一项国策。

张居正只得小心地由南向北逐片划出试点的经济特区。

继闽浙赣之后,又把两湖地区划入试点范围,因为这是张居正的老家,所以试点的阻力也小得多。

然后又向北,把山东地区划入试点范围。-微¨趣.小.税?惘/ ,嶵.欣~章,劫*哽\辛\哙′这是标准意义的北方地区了,果然,一开始就遭到了巨大的阻力,头一年的经济情况也很糟糕。

张居正没有贸然下一个结论,而是在调查之后,发现症结是在山东的官员们身上,他们完全是站在当地势家大族的立场上对一条鞭法进行自觉抵制,这样执行起来自然就不如人意了。

张居正当机立断,运用考成法的强权手段狠狠打击当地反对派官员的嚣张气焰,然后给山东地方长官反复沟通,强调经济改革的重要性与意义所在。

他在给山东巡抚李世达信中甚至说:“条编之法,近旨已尽事理,……仆今不难破家沉族,以殉公家之务,而一时士大夫乃不为之分谤任怨,以图共济,亦将奈之何哉!计独有力竭而死已矣。以公知已,敢布区区。”(《张居正集》卷2《书犊九·答总宪李渐庵言释递条编任怨》)

这也就是给李世达看自己的决心,那意思是我张居正为了施行一条鞭法,有不惜“破家沉族”“力竭而死”的决心和勇气,你们地方官还有什么好怕的呢?

这说明到了这个时候,张居正已经明确了一条鞭法是解决经济问题的根本之道,所以他才把它看作是一种生死抉择。!t.i.a-n¢x+i*b`o¢o/k~.^c¢o′m.

张居正的决心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李世达横下心来在山东再次施行一条鞭法,终于大获成功。这证明了一条鞭法不仅适用于南方,也一样适用于北方。

在漫长的经济特区的试点过程中,张居正也一天天老去了,等这些经济特区都完全试点成功了,这时候已经到了万历八年,也就是离张居正去世只有两年时间了。

张居正在沉稳地试行了多年之后,终于在万历九年,也就是他临去世前一年,决定将一条鞭法在全国推行。

至此,一条鞭法终于成了明王朝经济政策的根本,明代最具有经济学意义的赋税改革彻底推行开来。

经济学意义

我们为什么称它是明代最具有经济学意义的赋税改革呢?这就要说到一条鞭法的好处了。

我个人理解一条鞭法最大的好处主要在三个方面:

第一,因为一条鞭法是与清丈田亩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所以自然使得大地主阶级侵吞的大量土地公之于众,这部分土地从偷税田亩变成纳税田亩,尤其是重点的纳税田亩,这就有效地扼制了土地兼并的情况。

第二,一条鞭法不仅把各种赋税合编成一个,也把徭役合编了进来,也就是可以以赋税来代替徭役。你不愿出徭役,你可以出钱赎你那份该出的徭役。这下,农民所有的负担一下就合成了一个。负担这玩意,要是只有一个,它再重你也扛得住;它要是千头万绪,一个接一个,就是再轻它也能把人拖死。不是有根可以压死骆驼的稻草吗?它就是千千万万个负担中的最后一个!

所以福建、江西等地,在一条鞭法试点过后,有史料记载说:“父老于是无亲役之苦,无鬻产之虞,无愁叹之声,无贿赂侵渔之患”(《江西通志卷23》)这也就是说,老百姓,这其中尤其是农民的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