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刘备:“常败”的英雄第56章完结
“三巴”之战,是刘备正式出兵汉中前的序幕。`x~q?u·k?a_n.s.h¢u*w-u/.-c?o′m!
序幕拉开之后,主角之一的曹操却退了场。他留下夏侯渊和张郃两员大将镇守汉中,自回邺城。不久,他就因平定关陇及汉中有功,被封为魏王。曹操当了王爷,了却一桩巨大的心愿。接下来他大治兵马,在练兵中“亲执金鼓以令进退”。练兵一结束,曹操即率大军奔赴淮南,收拾孙权去了。
曹操那边离开汉中,刘备这边加紧为出兵汉中作准备。备战工作的中心,是整治成都通向汉中的道路,沿途设置物资转运仓库,以保证前方的一切需要。当时,由成都至汉中,沿途经新都、雒县、绵竹、涪县、梓潼等城而出剑门关。出剑门继续北上,至白水关折向东北,再越七盘岭,即到汉中的西大门阳平关附近。由此沿汉水东下,经定军山、沔阳,最后就抵达汉中的郡治南郑。这段道路,属于刘备辖地者是成都至七盘岭。其中,道路最为险阻而急需整治者,又是剑门关至七盘岭的古蜀道。这段蜀道,相传开自战国秦惠文王伐蜀之时,不仅崎岖狭窄异常,而且多由栈道连接。_0,0\暁¢税\蛧^ `免~费!越.读*所谓“栈道”,即是在壁立的山岩上打出一排深洞,插入粗木,然后在露出洞外的横木上,架设木板而形成的简易通道。栈道下临深谷,上接云天,行之者莫不战战兢兢,心惊目骇,难怪后世的诗仙李太白要为之发出“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之浩叹来。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一段通道要是不整修好,兵马也罢,粮草也罢,都挨不上汉中的边,取汉中就如同痴人说梦了。
刘备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才完成蜀道的整治、沿途仓库的建设、以及物资的积贮等备战工作。
东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冬,进取汉中的一切准备已经就绪,谋臣法正劝说刘备抓紧时机北上争利。刘备当即派上将张飞与马超先行,抢占阳平关西面的军事重镇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以便为后续大军作侧翼掩护。次年孟夏四月,刘备留诸葛亮守益州,自率赵云、黄忠、魏延等数十员骁将,以及精兵三万,浩浩荡荡杀向汉中。一场斩将拔旗的大战,便在崇山峻岭之间展开。′秒~璋~节?小\税.网+ ^已`发¢布_醉_新~章?洁?
四月底,刘备大军顺利通过数百里栈道,进屯阳平关。那曹营的主将夏侯渊,字妙才,乃是前面提到过的“盲夏侯”夏侯惇的族弟。其人作战不但勇冠三军,而且“动如脱兔”,出击迅疾异常。曹营中有言曰:“典军校尉夏侯渊,三日五百,六日一千。”夏侯渊既然是搞“出敌之不意”的强手,所以陡然间数万敌军出现在汉中西大门,金鼓动山谷,旌旗蔽云天,他也毫无惧色。当下夏侯渊遣麾下大将张郃、徐晃,在前依险拒守,自率大军为其后盾。由于曹军是以逸待劳,凭山守险,刘备几番进攻都未能得手。随从刘备出征的智囊法正,认为长期僵持对远道来攻的客军不利,建议加强兵力,以求速决。刘备也有同感,于是送出十万火急文书,命令镇守益州的诸葛亮大发援兵。
诸葛亮接到文书,暗自思量:如果大发援兵,后方势必空虚,万一有什么风浪出现,岂不是动摇根本?卧龙先生谋略智计盖世无双,此刻竟也犹豫起来。好在真正的智者是不耻下问的,诸葛亮便向益州从事杨洪征询意见。杨洪当即明确答道:“汉中乃益州之咽喉,存亡之关键。若无汉中,则无蜀地。可见这是家门口的祸患,发兵还有什么可怀疑的!”
诸葛亮豁然明朗,立即征调各郡兵丁,北援刘备。刘备得到后方派来的数万援军,势力大振。夏侯渊的军情报告送呈曹操后,曹操心想:看来此番大耳儿对汉中是志在必得,我须当亲赴长安声援夏侯渊。于是,这年七月间,曹操西进关中。九月到达长安后,他也遣军调物,支援汉中。这样一来,西线曹、刘之争,就比东线曹、孙在淮南的争夺,还要热闹一点了。
不过,曹操对夏侯渊的支援,在实际效果上却远不如诸葛亮支援刘备。首先是曹操的动作慢了一步,等他赶到长安,那边的刘备早已得到数万生力军,并且将其投入战场。另外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即是关中到汉中的道路通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