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72章完结
在首楼内装备的火炮,口径、射界都受到限制,与彭玉麟想要的舰首舰尾重炮,船舷布置副炮的目标相去甚远,这套设计的命运可想而知。+零?点~看′书? ,哽*歆_蕞¨筷+最终,江南制造局试造的炮舰,选用了奇特的设计。舰名由左宗棠预先拟定,名曰“保民”。因为“保民”的船体采用铁胁铁壳,在江南制造局的工厂序列中名为第二号钢板船,排在第一号钢板船“金瓯”之后。
江南炮舰的英式设计方案,图中的军舰与“超勇”级的轮廓相似,但是取消了炮房和撞角。
1885年9月30日,竣工未久的“保民”舰溯扬子江而上,驶抵江宁。两江总督曾国荃派道员汤寿铭、龚照瑗、郭道直等验收视看。燕子矶头,阅江楼下,江南的官绅们兴致勃勃赶到江边,出现在他们眼中的,是似曾相识的身影。
停泊在江面上的“保民”,与身旁的“开济”级军舰成了一幅相映成趣的画面。从外形上看,“保民”舰三桅杆、单烟囱以及首尾楼的船型,都与“开济”级相像。而且“保民”舰舰长72米,仅比“开济”略短(“保民”舰舰首取消了牙樯,考虑到这一点,实际除去牙樯后的长度,“保民”与“开济”几乎一样),舰宽11.5米则和“开济”完全一样。?武+4!看!书′ !埂/欣.蕞`全,这样的主尺度不再是小炮舰应有的模样,南洋大臣曾国荃对此进行说明,称原拟造60米长的军舰,估价十七、十八万两银,后因想要“仿照外洋最新兵船之式”,安装新式复合蒸汽机,嫌设计的船体过短,进行了加长,造价升至近二十三万两,舰型也升级成了巡洋舰。上奏中,曾国荃屡屡将“保民”与“开济”相提并论,更足证二者的血缘关系。(37)
“保民”号的吨位只有1480吨,吃水4.57米,明显是为了投用于长江内河所作的改动。在舰体尺度没有多大变化的情况下,保证如此吨位,惟有的办法就是减轻舰体结构重量。“保民”舰取消了耳台,主炮选用两门克虏伯150mm炮,直接安装在首尾楼甲板之上。副炮是六门120mm克虏伯炮,布署于首尾楼间两舷。另有资料称,这艘军舰还装备有两具鱼雷发射管,其真实性待考。动力方面,“保民”舰准备一台1900马力蒸汽机,航速13节,功率航速略少于“开济”。.k·a¨n¢s·h¨u_j*u+n/.*n+e?t\
最终出现在世人眼中的“保民”,外形与“开济”酷似。
除了没有耳台,取消了撞角外,“保民”与“开济”外观几乎完全相同。
船政建造的“开济”、“寰泰”、“镜清”,产自德国的“南琛”、“南瑞”,以及江南改型的“保民”,共同构成一级来源复杂,数量庞大的舰船家族,至此南洋水师共编入六艘“开济”级巡洋舰,富甲一方,一时实力仅次于北洋海军。
1886年5月,总理海军事务大臣醇亲王出都检阅北洋海防,受阅的舰群中,除了北洋的“定远”、“镇远”铁甲舰外,南洋水师的“开济”、“南琛”、“南瑞”也远道北上会操,赫然在列。从此,南北洋舰队定期会同操练,成为定例。当年北洋水师巡阅海参崴,威慑俄国后,顺路前往日本长崎,送铁甲舰入坞油漆船底,8月13、15日两天,中国上岸休假水兵遭到日本警察和市民攻击,酿成长崎事件。事发四天后,南洋水师“开济&rd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