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近代国造舰船志 > 第39章完结

第3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近代国造舰船志第39章完结

根据船政档案记载,船政在“扬武”舰建成当时曾将全套图纸资料呈送总理衙门存档备案,由于总理衙门档案1949年以后大部迁移去了台湾,这套图纸由此杳无音讯。?0_0′晓?税.蛧? +首,发,至今国内所能找到的档案资料主要为文字资料,很难得到这艘军舰的外观直接印象,仅有20世纪90年代制作的“扬武”舰模型可以略窥一二,模型设计参与者称民国时代曾在海军部长陈绍宽的办公室中亲眼目睹过一件“扬武”舰老模型,所以现代的这件“扬武”模型虽然细节粗糙,但对了解该舰的整体外形特征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笔者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考证监制的“扬武”舰模型(1∶13),李民先生制作。

近年来,经波兰、美国海军史研究者提供图纸,并综合分析近期在法国发现的“扬武”舰高清晰照片,笔者对于这艘军舰的外观布局有了更加全面的掌握。2007年受邀为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考证、监制大比例(1∶13)“扬武”舰模型,期间通过模型设计制作过程中的细化研究,对该舰的构造获得了更加具体化的印象。·咸?鱼.看~书¢枉¢ ′更`芯′嶵¢哙?

“扬武”模型上的尾部飞桥区域,该区域是“扬武”舰的重要操舰驾驶场所。

“扬武”舰外形上的重要特征是舰首笔直,三桅单烟囱。当时西方很多巡洋舰已经开始在舰首水线下安装冲角,但是“扬武”舰首水下线型较为笔直,至船底部分突然内收,整体形状与“伏波”级军舰类似。“扬武”舰的三根桅杆均为大型军桅,每根都带有三根横桁,即均可以张挂方帆,“蒸汽之外兼恃风力……帆之面积必多,使涉远而无所乏”,方帆总面积高达1822.04平方米(其计算对象为横桁之间张挂的风帆),居船政各级军舰之冠。显得古意盎然的是,紧贴着横桁上表面,在横桁左右还各绑结着一根直径较小,两端略超出横桁的辅助桁材。-精?武·暁,说¨王¨ `芜\错`内¢容^蒸汽时代的舰船很多都保留着风帆设备,不过继续配用辅助桁材的并不多见,熟悉西洋古典帆船的人看见这种设备想必都会会心一笑,因为装备辅助桁材昭示着这是一艘可以达到极高航速的船只,这种设备属于风帆战舰的加速法宝。

军舰采用风帆动力航行时,主要依靠挂在横桁、斜桁之间的方帆、纵帆等,如果想要进一步增加航速,拥有辅助桁材的军舰可以在伸出横桁两头的辅助桁材端部再增挂风帆,增加受风面积,添加在方帆左右的辅助帆犹如生出的两翼,使得军舰看起来更为威武壮观。电影《怒海争锋》中有一幕法国军舰追击英国军舰的镜头,为了提高航速,法舰便在辅助桁材上张挂起了辅助帆,气势慑人。由此不难想见,带有辅助桁材设计的“扬武”,如果同时使用蒸汽、风帆动力,其航速之高在当时世界上足令人吃惊。

沿袭早期蒸汽巡洋舰的风格,“扬武”舰的舱面建筑显得较为简单,除了舰首有类似首楼的锚作业平台外,整个露天甲板呈开阔状态,“舱面以上不另盖房间,取其宽阔,便于演习枪炮”。锚作业平台和前桅之间,两舷各装备一门160mm口径威斯窝斯副炮,两门副炮之间是起锚绞盘。

前桅之后不远,安设着主炮、前部飞桥与烟囱、机舱棚等装备和建筑,舰型上属于旧式蒸汽巡洋舰的“扬武”还没有装甲司令塔这一设施,前部飞桥就是横跨在两舷舷墙上的一道狭窄平台,上面只是装了罗经等设备。值得注意的是,前部飞桥周围并没有舵轮设施。

“扬武”舰模型尾炮特写。

口径为190mm的主炮位于飞桥前下方,通过甲板上一道道弧形铁轨,水兵们可以将这个七吨半的笨重家伙根据需要推到舷侧的炮位,军官则站立在飞桥上督视下方的操作情况。紧紧挨在飞桥建筑的后方,是烟囱、机舱棚建筑。长方形的机舱棚四个边角上各有一个大风筒,为下方的锅炉舱提供通风。烟囱、风筒、机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