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杨度第20章完结
「先生。*k?u?x*i-n?g~y!y¨.·c\o+m^」夏寿田吃完饭后走进书房,见老师面有喜色,知道他欣赏杨度的诗,便说:「这诗写得还可以吧!」
「写得好!很有点李谪仙的豪气。此子才情识见都非比一般。」王闓运显得十分兴奋,又补充一句,「书法也是上乘。」
见老师如此讚赏,夏寿田也很高兴,说:「杨度的确有大器之才,只可惜一直未遇名师点拨,蹉跎了岁月,他对先生崇敬不已,先生收下他吧!」
王闓运微微地笑了,问:「此人有没有什么怪脾气?」
「人很好,最是仗义够朋友。」夏寿田说,「就是狂了点。」
「狂不是坏事,孔夫子还说过狂者进取哩!」
王闓运身为人师四十年,深知凡才高的年轻人,十之八九有点狂气。自己年轻时隻身闯曾国藩军营,当面指出曾氏《讨粤匪檄》的谬误,那还不狂吗?年轻人不怕狂,倒是正要有三分狂气,才勇于进取,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即谓此。年轻人最怕的是世故,十多二十岁的人,便学得圆滑瞻顾、规行矩步,多半没有大出息。/E`Z^小+说¢罔* ′首¢发~不过,年过耳顺的老先生,在经过数十载对人情世态的洞察后,也清楚狂亦得有度,若狂得无法无天,狂得胡作非为,则易遭天忌人怒,那也多半会在未获大用的时候就被扼杀掉了。「午诒,这个杨度是怎么狂的?」
「他连韩愈、柳宗元都看不起哩!」夏寿田把游西山时杨度给他说过的事向王闓运叙说了一遍。
「孺子可教也!」不待夏寿田说完,王闓运脱口讚歎。夏寿田颇为惊奇地看著老师。
夏寿田毕竟还不太瞭解他的老师。王闓运于文,悉本之《诗》、《礼》、《春秋》,溯庄、列,采《语》、《策》,通司马,探贾、董,平素一向鄙视唐宋,轻蔑元明,书非上古三代秦汉不读,自己发为文章,乃萧散如魏晋间人,常太息今世无可语文者。被世人所称颂的唐宋八大家,他认为只可供幼童发蒙之用,不可作有志为文者的课本。他的这种看法少有人附和,现在竟然有一个弱冠举人与自己英雄所见略同,此子真大有过人之处。他恨不得立即见到杨度。此人早已言明要来东洲,为何至今未来,莫非有什么意外?得天下一英才而教之,乃人生一大乐事。*k^e/n′y¨u`e*d\u/.′c`o!m?孟夫子的心愿,千百年来已成为中国一切有事业心的教师的共同愿望。一个普通的教师尚且如此,何况他,一个有崇高抱负、精深学问的一代宗师,一个刻意寻求非常之才接替自己早年非常之业的策士,能让英才失之交臂吗?王闓运决定趁著回湘潭嫁女的机会,亲自到石塘铺走一遭,去会会这个年轻人,看看他的家庭,问问他至今未来东洲的原因。
六、大学者家嫁女与众不同
云湖桥王府办喜事,已经整整热闹三天了。王闓运这次嫁的是第七女,大名王我,乳名棣芳,乃莫六云所出。棣芳今年二十岁,嫁的是已故川督丁宝桢的第八子体晋。
咸丰十一年,王闓运由京师经安庆回湘潭,那时丁宝桢正任长沙知府,闻王之大名,亲来云湖桥拜访,并恭请王为西席。两年后,丁调升陕西按察使,王因不愿离家远行,故未随往。不久,丁又调到山东。到山东后官运亨通,由按察使升布政使,由布政使升巡抚。同治八年,他冒著杀头之险,诛权阉安德海,一时名震海内。王十分佩服丁的胆量和骨气,但也为他的前途捏一把汗。出乎意外,丁此举不但未受慈喜的惩罚,反而得到赏识。光绪二年,丁调升四川总督。一到四川,他便邀请王去讲学。王带著莫六云及六云所生的两个女儿蒲芳、棣芳欣然前往,在成都创办尊经书院。丁有时来书院拜访王,因为是多年的老友,六云及女儿们也不迴避。丁尤其喜欢棣芳,他的第八子大棣芳一岁。于是,两个父亲便为一双儿女订下了这桩百年大事。王感丁知遇之恩,在尊经书院甚为勤勉,一住九年,造就了大批人才,为巴蜀近代学术做出了巨大贡献。光绪十年,丁宝桢病逝,王闓运也便随之携眷离四川回湘。
丁宝桢虽然死去十一年,但为官日久,家资厚实,且丁体晋几个哥哥的官都已做得不小,故这次从贵州平远老家来湘潭迎亲的排场颇大,礼物也很丰盛。前来云湖桥贺喜的人很多,有湘潭的官绅名流,王、蔡两家的亲戚,王的朋友门生,云湖桥四周的乡邻,还有棣芳的嫡亲舅舅也从广西赶来了。王闓运这些日子来,又高兴又难受。高兴的是他看到女儿有一个很好的归宿:婆家是大官宦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