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清商埠 > 第390章完结

第390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清商埠第390章完结

李侍尧听出蔡逢源的弦外之音:“倘若采取严禁的办法,广东的外洋贸易非死不可。′鑫!丸`夲\榊`栈* ,已¨发′布?罪·辛¢章`踕?”李侍尧喝了口茶水,荡了荡口又吐出,“蔡源官,你说的办法还不彻底。听启官提起过你是新会人,新会与澳门靠得近,你认识的家乡人中,有没有人跑到澳门拜洋菩萨?”

“有啊。澳门有三多,教堂多,教士多,修女多。其中大三巴教堂规模尤其宏伟,可容纳千余信徒祷告。华籍信徒入教时,都得到澳门的教堂接受洗礼,信徒不止香山新会二县,粤西粤东,甚至外省都有人去澳门。末商听家乡的一个教民说,广东的天主教信徒有四千人之多,在广东内陆暗传洋教的洋教士有十多二十人。情况远比过去的福建严重。要查禁华民信洋教,也有一个釜底抽薪的办法,取缔澳门的洋教。”

蔡逢源说完,看李侍尧的脸色。

李侍尧不露声色道:“本督没其他的话要问了。”说罢端起茶碗,作出送客的表示。

蔡逢源言犹未尽,急道:“李制宪,末商乞望您——”

李侍尧不等蔡逢源说完,摆手道:“你不用再说了,该说的话已经道尽。¢s_o?k~a·n_s_h+u¨./c¨o-m′本督可能会令你失望,是何原因,你最好去碰董臬司的钉子。”

李侍尧再一次端起茶碗,蔡逢源只好告辞。出了总督署牌楼门,蔡逢源向李十四拱手告辞,然后乘轿离开。

女扮男装的馨叶走到督署仪门前,拱手叫道:“李十四爷。”

“你是何人?”李十四傲慢地打量眉清目秀,儒生打扮的馨叶。

“小的受一位贵人之托给您捎信,要您去一趟大北门富源钱庄。”

“啥事?”李十四用浓厚的北方口音问道。

“您去了就知道了,把这交给姓江的老板。”馨叶把一封信和一枚洋毫递给李十四,转身就走开。

敲山震虎

雍正乾隆两朝禁教风暴的中心都在福建,其源头都在闽北的福安县。/零`点¢看′书′ !庚.辛\罪+筷*广东是西教东传的大本营,洋教风气不仅早于福建,而且盛于福建。然而,广东在两次激荡全国、摧枯拉朽的禁教风暴中,既无霹雳,也无骤雨。

雍正元年引发福安教案,世宗皇帝下令,各省洋教士精通历法技能者,可荐送京师到钦天监、内务府等衙门效力,其余教士不论有无朝廷印票,一律遣送澳门安置。在京的传教士冯秉正等多方斡旋陈情失败后,只能退求一条稍好些的后路,他们向皇帝上陈情书,希望回广州,而不是澳门,理由是:“从各省被逐的教士大多不属于葡萄牙,欧洲来华经商的船只在广州而不是在澳门靠岸,因此把愿意回国的教士送往澳门,实际上使他们反而无法成行。”

雍正帝批复:“尔等既哀恳乞求,朕亦只可谕广东督抚暂不催逼,令地方大吏确议再定。”雍正帝并没有完全答应传教士的乞求,他把裁决权交给广东督抚。

两广总督、名教祖师爷孔子的第六十七世孙孔毓珣,处理夷务相当务实。孔毓珣与广东地方官反复商议后,就被逐传教士可否居留广州上奏朝廷:“臣等伏查西洋人感慕圣朝德化,先后前来中国,就广东而论,未有生事犯法之处,于吏治民生无甚大害,亦无裨益。唯一旦尽送往澳门安置,该处滨海地窄,难以聚居,亦无各本国便船附搭,广州省城则每岁洋船聚泊。应将原住广东各堂及各省送到之人,视其年力壮健及愿回西洋者,遇有本国船到,令其搭回。如年老有病及不愿回者,听在广州省城天主堂居住,不许复往各处行走。倘不守本分,招致男妇,行教诵经,治罪逐回。”雍正帝见折后交礼部复议,礼部同意广东的意见,经雍正帝朱批“依议”后,发给广东督抚执行。

李侍尧接见蔡逢源后,同幕友一道喝早茶。李侍尧三言两语说起同蔡逢源交谈的内容,要幕友们就事论事。

刑名师爷蒋德华道:“两朝禁教风暴,本应处在风暴中心的广东却风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