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契丹人第22章完结
之所以后来到五代十国末年和北宋初期,中原王朝会惊讶于北方出现的这个庞然大物,大约就是因为被战乱所阻隔。/衫-巴\看^书/蛧_ ~已·发\布!醉·鑫?璋,踕\其实这一百多年对于契丹人来说,发生的变化应该用翻天覆地几个字来形容。
首先是由于生产力发展到了一定时期,契丹人原始的氏族部落开始向国家的雏形转化。当然这和李唐王朝的催化是分不开的,李隆基在写给耶律涅里的《敕契丹都督泥(涅)里书》中就语重心长地对老涅里说:“卿彼之蕃法,多无义于君长”“为此王者,不亦难乎”“卿虽蕃人,是当土豪杰,亦应防患后事”,意思就是说,砍老大是你们契丹人吃饱了以后非常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活动,你们的部落就是靠把老大的脑袋当球踢来丰富自己贫乏的业余生活的。给这样的部落当瓢把子难度挺高。你虽然是个蛮子,可好歹也是个有脑子的蛮子,IQ卡上的余额应该够刷,总得琢磨点儿办法,别这么闹下去了。省得哪天眼一闭的时候让人家把脑袋摘走,第二天早晨想睁眼都睁不开,一觉就成了一辈子。¢q\i!u*s-h¢u?b·a′n¢g,.¢c_o¨m`
在老熊看来,李隆基这番话说得可以说是情真意切,虽然口气多少有点儿教训的成分,但有脑子的人就应该能看出其中的拳拳之心。
为什么他会对一个反复叛变又投诚的部落首领说出这样的肺腑之言呢?我估计最大的可能性是契丹人隔三差五就换老大这桩事太让他头痛了。契丹人拿自家老大的脑袋当白菜,想砍就砍了,回过头来李唐王朝这边每换一个就得赏赐金银财宝啥的,有时候还得发公主。过些日子再换,公主老公被砍了又得跑回来向他李隆基哭诉。李隆基是不是想省钱单说,哪怕就为图个耳根子清静,他也会真心希望契丹人少换几茬老大。
老涅里那种老狐狸大概不会被李隆基饱含深情、希望的话语所感动,因为在我看来他这种把实际好处看得比名位都重、翻脸比翻书都快的人,只要给够了好处,只怕连谋杀自己亲爹亲妈都下得去手。但这番话对老涅里肯定会有所触动。毕竟作为一个有雄心、有能力的部族领袖,他也一定清楚,有个长期、有效、稳定的领导班子对部族的发展有多大好处。?x¨x*i.a,n?g*s+h¢u`..c+o?m\
为了能够长治久安,契丹人也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社会制度。他们干这件事应该不算太难,毕竟身边就有个可学习的对象。
首先是建立礼法,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可汗,是由各部首领公推的。过去的公推当然就是大家坐一起吃吃喝喝,聊个天吹个牛,最后看看哪家的小子不太讨人厌,也就是他了。说白了就是大家闹哄哄地说一句而已,这个流程当然显得很不正式、庄重,为了显得自己不再是野蛮人,而是有深度、有品位的文明人,契丹人建立了比较正规的仪式:柴册礼。
所谓柴册礼,就是点堆柴火告诉老天爷和祖宗们一声,咱们选出新老大了,让他们备个案。
这个仪式过去没有,是到阻午可汗这时候才出现的。至于为什么是烧柴火,大概和契丹人与中原王朝的关系一度很密切,还曾有可汗去中原参观过天可汗封禅泰山有关。您想吧,见识过中原人正儿八经地焚表告天,他们过去那套自助餐会外加吵吵嚷嚷肯定就显得比较土了。为了把可汗登位仪式搞得庄重点儿,他们肯定要学习中原人的先进经验。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照抄中原人那套“焚表告天”的仪式,刚开始的时候契丹人大概就是这么想的,可等到真动手一干,大家就傻眼了。契丹人没有文字啊,选契丹可汗,您用汉字肯定不靠谱吧。写给祖宗的表文可以找认识汉字的人来写,大家不认识也可以找人给翻译,问题是契丹祖宗们也不认识汉字啊,难不成再给祖宗烧俩翻译过去开扫盲班吗?这活也没人愿意干啊。
当然大家都是实在人,事儿堵住了办不下去肯定有人能想出变通的办法来:不就是跟祖宗和老天爷说一声,让他们备案吗?谁规定一定得有成文的文件了?烧堆柴火意思到了也就得了。于是,所谓的柴册礼就光荣登场了。
多说一句,有些读者看到老熊对柴册礼的这个描写,大概会觉得写得有点儿不庄重,甚至有人可以考据柴册礼的各种讲究。但是,老熊觉得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一样东西的出现肯定有价值或者有过价值,是出于现实考虑形成的。柴册礼虽中原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