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第89章完结
荷兰人在出航之前做足了准备。.k·a¨n¢s·h¨u_j*u+n/.*n+e?t\与他们的欧洲前辈在跨越大西洋、绕过好望角之前的一无所知不同,他们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怎样实现目标。一些人像是果阿大主教的秘书让?哈伊根?范林斯霍滕(Jan Huyghen van Linschoten),花费了毕生精力考察亚洲的贸易通道、港口、市场和地理情况,著成《航海记》(Itinerario)等作品,为前往东方的人们提供了详尽的指南。
其他资料同样对东方旅行很有帮助。比如说到地图绘制,荷兰在当时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16世纪80年代,卢卡斯?扬松?瓦格赫纳(Lucas Janszoon Waghenaer)绘制的地图精准详细,被当时的欧洲人认为是不可或缺的精品。这张地图包含了东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地区准确、最新、详细的信息,在17世纪初就为当代导航领域确立了标准。
还有一些文献能够说明当时荷兰商人在旅途中可能遇到的奇怪词汇和语法。最早的语言学家之一弗莱德里克?德?霍特曼(Fredrik de Houtman)于1603年出版了他的《荷兰马来语词汇语法辞典》,他曾被苏门答腊的苏丹关押在亚齐(Aceh)的监狱中,并从狱卒那里学会了马来语。~卡,卡^暁\税~王~ ¢埂/欣·蕞*全~16世纪前往亚洲的商人们均认真学习这部辞典中所收入的词汇。他们还将一些常用的词汇和短语从荷兰语翻译成马来亚拉姆语(Malayalam)、马来语、比沙鄢语(Bisayan)、他加禄语(Tagalog)、泰米尔语(Tamil)以及其他语言。
荷兰人在17世纪成功的关键是知识和勤奋。荷兰人认为,若想成功就不能像英格兰那样,利用皇家特许权将利益局限于一个小集团中,他们相互勾结,用垄断方式保护自身的地位。相反,荷兰采取的方式是大规模集资,将风险分散到尽可能多的投资人身上。尽管各行省、城市和个体商人之间存在敌对和竞争,但没过多久,这种整合各方资源的手段就被证明是一种最有效、最强力的建立贸易的途径。
1602年,联合行省政府创立了一个单一的亚洲贸易公司,并认为这一定会比每个单独个体的总和更为强大、更具实力。这是一项壮举,不仅缓和了各派之间的冲突,还使许多参与投资者相信,将来的利益不但能得到均衡分配,而且还能把蛋糕越做越大。¨x*s\c_m?s_w·.?c^o·m+荷兰东印度公司(Ver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以及随后不久在美洲成立的姊妹公司西印度公司(West-Indische compagnie)的创建过程,均可作为建立世界级跨国企业的教科书。
荷兰人采用的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尽管有些人,像是西印度公司的财阀兼创建者威廉?乌塞林克(Willem Usselincx),主张在还没被定居的部分美洲地区上殖民,并且制订了一个明晰的计划。但荷兰人的目标并不是同其他的欧洲对手竞争——比如在果阿那样,葡萄牙人、威尼斯人和德国人为了利益挤破了头——而是要取代他们。
人们首先将目光转向了香料群岛。在那里,孤立无援的葡萄牙人于1605年被荷兰人驱逐而出,而这只是荷兰人控制东印度群岛整体计划中的一部分。随后的几十年间,荷兰人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并在巴达维亚(Batavia)建立了基地。巴达维亚是罗马帝国时代对低地国家定居者的一种正式称呼,在今天,这里被称为雅加达(Jakarta)。
为了确保各贸易站点与本土之间的交通路线都能安全畅通,荷兰人动用了军事力量。尽管荷兰人在某些地区(比如澳门和果阿)仍显薄弱,但他们在17世纪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很快,遭到荷兰人包围的不仅是海外的欧洲人,就连欧洲本土各君王的那些战略要地和经济重镇都深受威胁。在控制了马六甲、科伦坡(Colombo)、锡兰和科钦之后,荷兰人又于1669年将马卡萨苏丹国(Macassar,今印度尼西亚)定为了下一个目标。马卡萨是建立亚洲香料贸易垄断的关键之地。攻克之后,荷兰人将它更名为新鹿特丹,接着(像其他被征服的城市一样)建造了一座大型堡垒,以此警告对手不要觊觎这些地方。收藏于海牙国家档案馆的一幅地图详细描绘了荷兰在东印度群岛确立地位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