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扳不倒的李鸿章 > 第51章完结

第5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扳不倒的李鸿章第51章完结

其实,《纽约时报》的报道有不切实际之处,李鸿章确实受到了冷落,但李鸿章没有辞职。-0?0?小¢税?旺. ′埂·鑫¢罪/全?李鸿章不可能辞职,他从来不是一个头脑容易发热的人。

李鸿章“退居二线”,是朝廷的有意安排。1896年,在世界各国周游了一圈的李鸿章,于十月二下日回到北京,不知什么原因,李鸿章出城到圆明园废墟“禁苑”转了一圈。二十四日,马上有人揭发,以“李鸿章擅入圆明园游览”的罪名,交礼部评议。三十日,交上来的动议是革去职位,西太后手下留情,“旨改为罚俸一年,不准抵销”。这样不客气地对待刚刚周游各国,搞定外交乱局的“洋务”功臣,目的是要杀他在洋人面前的威风,同时也平息北京对他的“卖国”指责。

其实,早在1895年8月的时候,李鸿章的命运已经确定了,当时李鸿章签订《马关条约》后回京,销完病假后进京上朝向光绪汇报所有情况,光绪阴沉着脸对李鸿章说:“身为重臣,两万万之款从何筹措;台湾一省送予外人,失民心,伤国体。·k+u!a.i·k·a.n!x!s¢w?.¨c,o·m¢”光绪说得义正词严,李鸿章只能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

很快,光绪皇帝的圣旨也下达了,李鸿章被留在北京,奉旨“留京入阁办事”,实际上是留其“文华殿大学士”,给李鸿章一点面子,让他赋闲在京。当时的伦敦《特报》曾这样评论说:“和议既定,入阁办事,非尊之也;借此以夺其柄,所谓飞鸟尽而良弓藏也。”

因为在京城并没有房产,李鸿章从此住进了京城的贤良寺。李鸿章在这里一住就是五年。

七十多岁的年龄,政治上已经靠边站,名声上更是全国的公敌。一般人在这种境遇中,应该对官场不会再抱什么希望了,但李鸿章不。他知道,只要自己活着,清政府终究会有重新起用自己的一天。

从署理江苏巡抚以来,李鸿章难得有这样清闲的时候,李鸿章一直井井有条地安排着这段时间的生活。\7^0\0′t?x,t/.`c/o?m′他的起居饮食,都非常有规律;从曾国藩那里,李鸿章学到了严谨的工作和生活态度,案无留牍,门无留宾。

每天,李鸿章就像一个国学大儒一样,总是六七点钟起床,在院落里走上一走,盘算着一天的事情。贤良寺在早晨的时候显得非常清幽,除非碰到严寒冰雪,李鸿章从不穿长衣。散步时从走廊的这一端走到那一端,往返数十次。吃完早饭后,李鸿章开始按部就班地处理自己的一些事务了,写一点信札,处理一些事务。

但李鸿章从未放弃对外部世界的警觉,有一天,袁世凯来到李鸿章所住的贤良寺。袁世凯一直是李鸿章的老部下,正是李鸿章对袁世凯的提携,才使得袁世凯少年得志,青云直上。稍作寒暄之后,袁世凯即吞吞吐吐地劝说李鸿章打报告告老还乡。李鸿章一下子就看穿了袁世凯的意思,他是在为翁同龢当说客,目的是让李鸿章让出清廷最高级别的文华殿大学士的位置。

没等袁世凯说完,李鸿章气不打一处来,大声呵斥道:

慰迁,尔乃来为翁叔平做说客耶?他汲汲要想得协办,我开了缺,以次推升,腾出一个协办,他即可安然顶补。你告诉他,教他休想!旁人要是开缺,他得了协办,那是不干我事。他想补我的缺,万万不能!武侯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两句话我还配说。我一息尚存,决不无故告退,决不奏请开缺。臣子对君上,宁有何种计较?何为合与不合?此等巧语,休在我前卖弄,我不受尔愚也。

袁世凯走后,李鸿章对亲信幕僚们说了一番气话:我偏不告退,教他想死!我老师的“挺经”,正用得着,我是要传他衣钵的。我决计与他挺着,看他们如何摆布?我当面训斥他,免得再唣。我混了数十年,何事不曾经验,乃受彼等捉弄耶?

就李鸿章而言,他算是一个政治斗争的老手了,现在赋闲于贤良寺,对于他,当然不甘心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多年的斗争经验以及历史教训告诉李鸿章,对于一个手握重兵的大臣而言,一旦手中失去了权力,那便是别人砧板上的鱼肉。

在这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