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扳不倒的李鸿章第41章完结
1868年,左宗棠等奏请催促刘铭传去直隶就任提督,刘铭传却坚决要求离队还乡,只是做出保证:“畿辅如有警急,仍当投袂而起。+小,税^宅_ /蕞!薪+彰/节!耕*薪′哙·”李鸿章自然不会让自己的这个得力部下终老乡间,所以一直寻找机会重新起用刘铭传。
其间,刘铭传几次出山,但很快就由于各种原因继续退隐田间。1880年,中俄交涉归还伊犁,几至决裂。清政府决定再次征召刘铭传。
刘铭传这次进京,根据李鸿章的授意,上了有名的《筹造铁路折》,请急造铁路,以立富强之基。
李鸿章立马表态支持,并请朝廷任命刘为铁路督办。虽然这次两人的联手没有成功,但此次两人的双簧把李鸿章修铁路的梦想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中法战争中,刘铭传又一次应召出山,被授以巡抚衔督办台湾事务。1885年,根据李鸿章等人意见,改福建巡抚为台湾巡抚常驻台湾,并任命刘铭传为首任台湾巡抚。
李鸿章对待刘铭传犹如曾国藩对待李鸿章。刘铭传隐居期间,一度意志消沉,放浪形骸,李鸿章多次写信劝告。,k,a-n_s\h!u.c·m?s\.*c·o*m`对刘铭传所创之铭字营,李鸿章知道这是刘铭传命脉所在,总是特别关照,即便刘离营回乡,也不让他人染指,总是要让刘的侄辈统管,为刘复出预留资本。
李鸿章对刘铭传的关照,换来的是刘铭传对李鸿章鼎力支持,刘铭传称李鸿章为“贤帅”“吾师”。每当有军情大事,只要是李鸿章出面相请,刘铭传都能慨然出山。
在中法战争中,成功地守卫住台湾是刘铭传一生最重要功业之一。刘铭传守卫台湾自始至终都得到李鸿章有力支持。当然,刘铭传守住台湾,也为李鸿章在政坛上加了一个重要的筹码。
1884年7月,刘铭传去台湾前,在天津和李鸿章连日反复会商台防事宜,他们都把台防置于重要地位。李鸿章的积极态度,对刘铭传守住台湾有重要意义。
李鸿章之所以如此扶持刘铭传,是因为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在政治上,两人都有共同的价值观,尤其在对待洋务的态度上,两人更是一致。所以,刘铭传不仅是李鸿章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强援,更是李鸿章办洋务的知己和得力助手。*求\书~帮· ,嶵?歆·章-结.庚¢鑫¨筷·
1862年春,李鸿章跟刘铭传率淮军到上海,很快就发现洋枪洋炮施放之准,威力之猛,绝非中国武器可比。李鸿章号召诸将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不要错过机会,“若驻上海久而不能资取洋人长技,咎悔多矣”。积极响应号召、走在学习西方最前列的便是刘铭传。此后,二人均一发不可收,越来越重视、越来越全面地学习西方。
在新政方面,刘铭传更是鼎力支持李鸿章。1885年起,刘铭传抚台时所办新政和李鸿章在大陆所办新政类似,仅规模大小、涉及范围大小有所区别而已。
一个有思想的人,需要有人把自己的思想呼应实施;一个有能力的人,需要有人帮自己贯彻执行。一个成功的统帅,手下不能没有得力干将。李鸿章在政坛的不倒,与刘铭传这样的干将的鼎力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4.唯才是举,成就行走官场的霸气
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在“江湖”漂,没有几个好帮手是不行的。
晚清政坛这个江湖有点乱,因此要想在此间混下去,更需要得力的帮手。李鸿章叱咤风云几十年,与其得力帮手是分不开的。
李鸿章的老师曾国藩是识人用人的高手,但李鸿章跟曾国藩在用人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就队伍结构而言,曾国藩的湘军主要将领都是读书人,其中有科名的达三十多人。而且,曾国藩本人也不太欣赏那些只会打“肉搏战”的“莽夫”。所以他把没有文化不识几个大字的太平军旧将程学启转给了李鸿章。
在李鸿章的淮军中,十三营淮军的十一位将领中,只有举人、廪生各一人,主要将领都出身低微:刘铭传是盐贩子,张树声兄弟、周盛波兄弟介于土匪和刁民之间,吴长庆则兴于行伍……太平军叛将、原湘军旧部程学启到了李鸿章那里后,也是如鱼得水。
曾国藩对部下,经常是跟他们讲道理,讲忠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