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 第33章完结

第3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第33章完结

认错是所有道德成立的基础,因为世界上根本没有完人,如果死不认错,那所有的道德都只能沦为自欺。+r?c,y,x*s~w..~c^o*m_我们从小都读过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知过能改”,下面一句接什么?“善莫大焉”。善——莫——大——焉!

世上没有比认错更重要的品德,只有改过才是拯救自己最好的方法。

秦孝公接下来追念自己的父亲,献公毕生为了秦国而奋战,最后的遗愿就是要东伐来恢复穆公的霸业。因此他布告天下,有任何人能够出“奇计”来使秦国强大,不惜给予他高官厚禄,甚至裂土分封。在古代,裂土分封要比高官厚禄更加难得,因为高官厚禄最多及身而止,但裂土分封却可以传之子孙,各位就能想见孝公的赏格有多么高。君子谢人以质,小人谢人以文,如果只是靠嘴上说说,而不肯拿出实质的东西来,谁会帮你出死力?

而这段话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奇计”二字。·顽? ? .鰰.栈/ .埂-欣-嶵′快~各位可能会想,为什么非要“奇计”不可?难道正常的办法就不能强秦吗?正常的办法,当然也可以强秦。问题是正常的办法你会用,别人也会用,你的国家在进步,别人的国家也在进步。如果你的国家已经是穷国、弱国,用正常的办法如何赶上别人?没有“奇计”如何超越别人?

孝公颁布这道“求贤令”,结果是什么呢?

卫鞅闻是令下,西入秦。

结果卫鞅来了。卫鞅是谁?他又叫公孙鞅,另外还有一个后人熟知的姓名叫商鞅。这个人不但改变了秦国的命运,也改变了天下的命运,甚至于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

等等,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姓?其实卫、公孙和商都不是他的姓,而是他的氏。先秦时代,姓是代表你的血缘从何而来,祖先和血缘不变,姓就不变。但同一个姓下会分为很多的氏,氏则随着环境而分化、变动。-优*品,小-税,蛧? ,庚_欣+蕞^哙,商鞅原本是卫国的公族,所以最早叫他卫鞅、公孙鞅,后来他在秦国功劳很大,秦国把商这个地方封给他,他就以封地为氏,所以改叫商鞅。其实卫国公室姓姬,所以商鞅当然姓姬,卫、公孙和商都只是他的氏,姬才是他的姓。

卫鞅原本是卫国人,后来他到了天下第一强国魏国,在魏国的宰相身边做侍从小官,宰相非常欣赏他。后来宰相生了重病,魏王前来探病,问宰相说:“如果你不幸死了,你觉得谁能继任你做宰相呢?”宰相回答魏王:“我身边有一个人叫卫鞅,这个人年纪虽轻却有奇才,让他来继任我做宰相,希望王上把全国国政都交给他。”

魏王听了以后,一句话也不说。为什么呢?因为他心中很不以为然。他希望宰相推荐的是一个德高望重、资历深厚的人,不然至少要有具体的政绩和事业,是能够让大家满意的人。结果宰相竟然推荐他自己身边一个根本还没有什么成就的年轻人,叫魏王怎么用?

宰相看到魏王的反应,知道他心中的想法。于是宰相立刻屏退左右,然后对魏王说:“如果你不能用卫鞅,那就马上杀了他,绝不能让他离开魏国。”魏王听了之后满口答应,转头就走。宰相立刻把卫鞅找过来,对他说:“我建议魏王用你做宰相,魏王不听,我接着建议魏王杀了你,他答应了,你赶快逃走吧,不然就要被抓住了。”

为什么宰相要建议魏王杀了卫鞅?因为这样的奇才一旦为敌国所用,就会是魏国的灾难。他既然要杀卫鞅,为何又劝卫鞅逃走?现代人可能不明白,这是古代的文化传统。宰相前面对魏王讲的话是为国家尽公心,后面对卫鞅讲的话是对个人尽私义。如果他不对魏王提出建议,就是对国家不忠;可是如果他不劝卫鞅逃走,那就是出卖信任他的卫鞅,就是不义。身为君子,公私必须分明;身为宰相,必须先公后私,所以他先劝魏王杀,再劝卫鞅逃。忠义不能两全,这是他不得已的做法,至于卫鞅能不能逃生,那是天意。

卫鞅听到宰相这么说,他逃了没有呢?他没有逃。卫鞅说:“不必担心,魏王既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