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 > 第26章完结

第2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崛起:王道、霸道与强道的取舍第26章完结

时间回溯到《尚书?秦誓》的两年以前,也就是秦国惨败于殽阨的第二年,发生了一件足以扭转双方命运的大事。′0?0¨暁`税`网^ -已?发-布?蕞_鑫+蟑+劫\

戎王使由余于秦。由余,其先晋人也,亡入戎,能晋言。闻缪公贤,故使由余观秦。

戎王派遣一位叫由余的大臣,出使秦国。这位由余的祖先原本是晋国人,后来逃亡到西戎去,因此他能说中原的语言。为什么戎王要派由余来呢?因为他听说穆公贤能,所以派由余来“观秦”。

什么叫“观”?读中国书,关键词一个都不能放过。《论语》中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一般的白话翻译大致都译为“看他目前所做的事,看他所经历过的事,看他事后的心情变化。人的真面目,哪里藏得住啊!哪里藏得住啊!”但试问,如果视、观、察都是“看”的意思,那又何必用三个不同的字?

视、观、察有何不同?其实“视”是一般地看,“观”是全面地看,“察”是从细部仔细地看,三个字的功夫和层次不同。-2`8+墈_书!王/ !哽,辛.蕞^筷*《易经》说“观国之光”,就是指到外国要全面地看人家有哪些长处。我们现在常说的“观光”一词,正是由《易经》而来,只不过它原来的含义绝不只是出国游玩而已。

由余前来,正是为了全面地看秦国有哪些长处和弱点,好替西戎提供情报。名为使者,其实就是间谍。试问,如果你是秦穆公,你会如何对待由余?

隐藏秦国所有的情况,不让由余知道?或是把由余抓起来杀掉?坦白地说,在秦国现在的情况下,这都不是好主意。

戎王为何在这个时候派由余来?正是因为秦国前一年惨败在晋国手上,戎王要一探秦国虚实,才能决定是否进攻。如果穆公隐藏秦国的情况,岂不让戎王觉得欲盖弥彰。如果把由余抓起来或杀掉,更是给了戎王进攻的最好借口。当年成吉思汗原本想与中亚大国花剌子模友好通商,结果花剌子模杀掉了他派去的使臣,于是成吉思汗盛怒之下发动战争,花剌子模便因此而亡国。+p?i?n_g+f,a¢n¢b_o~o.k!.~c_o^m,

假如秦国还够强,或许能够借此诱敌深入,一举聚而歼之,但现在的秦国实在不堪一战。所以,秦穆公会怎么做呢?

秦缪公示以宫室、积聚。

穆公反其道而行,带着由余去看秦国壮丽的建筑和堆积如山的物资,以显示其国力的强大,希望让戎王不敢轻举妄动。结果由余的评论,却出乎穆公的意料。

由余曰:“使鬼为之,则劳神矣。使人为之,亦苦民矣。”

由余说:“这些宫室、积聚,如果是让鬼神来营造,鬼神就会劳累不堪;如果是让百姓来营造,也会使百姓受苦受难。”观察一个国家的国力,最重要的是看国民是否富足,国民富足才能使国力生生不息。如果只是横征暴敛,那不过是一时的强大,终究持久不了。

缪公怪之,问曰:“中国以诗书礼乐法度为政,然尚时乱。今戎夷无此,何以为治,不亦难乎?”

穆公听了由余的话,发现此人绝非常人。从穆公前面的话来看,他恐怕还是把戎狄当成蛮族来看待(其实当时的中原诸国,恐怕也觉得秦国和蛮族差不多),以为只要展现先进的文明成果,就能把他们吓坏。没想到由余却不被表面上的物质繁华所迷惑,而是直接看穿了事情的本质,这是一个智者啊!

于是穆公又问由余:“中原各国有诗书礼乐和法律制度,结果用来处理政事,还不时出现祸乱。而野蛮的戎夷连这些都没有,靠什么来治国?这岂不是更困难吗?”各位看,这不就是一个自认高等文明的人向蛮族说话的口吻吗?结果由余的回答,再度出乎穆公的意料。

由余笑曰:“此乃中国所以乱也。夫自上圣黄帝作为礼乐法度,身以先之,仅以小治。及其后世,日以骄淫。阻法度之威,以责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争怨而相篡弑,至于灭宗,皆以此类也。夫戎夷不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