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尽头是民国第80章完结
等到1955年12月17日,在权力舞台上黯然跌下的吴国桢已过了知天命之年,不再是那个“白皙通侯最少年”,他在《夜来临》最后说:“但对我来说,黑夜早已来临……但是在这沉沉黑暗之中,我似乎看见了能将我引向安全的灵光。*看`书.屋` ?追¨嶵?欣.章^結~既然黑夜已如此之长,那么黎明还会远吗?”那一刻,海峡此岸,他的南开老同学周恩来正身居总理高位,为社会主义新中国日理万机、日夜操劳。他的清华老同学罗隆基身为最大的民主党派——民盟中央副主席之一,在这一年召开的全国人大会议上登上了主席台,不久前还曾衣锦还乡,回到故乡江西安福的那个村庄。而吴国桢先是被迫别了大陆,接着又被迫离开台湾。对于这几个政治上不同路的老同学,他的心情无疑是复杂的,也许唤起了属于他的那些好时光的记忆,如同打翻的五味瓶。
周恩来留给他最深的印象是男扮女装,“周恩来是独一无二的……他是个彻头彻尾的共产党人……但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是个天生的演员,一个在学生时代善扮女角而愚弄观众的人。·我?地+书?城/ !首·发_……同周恩来谈话时,你就会逐渐忘记他是个共产党人”。1962年,他在美国出版过一部以周恩来和他为原型的英文小说《永定巷》。他笔下的罗隆基则是个玩世不恭的“机会主义者”,“贪求荣誉,爱出风头”。“(罗隆基)具有鼓动者的天才,能令群情激愤。而且文笔犀利,差不多能颠倒黑白。在那时,有不少人把他当作勇敢的英雄来崇拜„诚然,如果他能以善意和坚定来运用自己的天才,那么很可能会成为我国的一位伟大领袖。但令人遗憾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那个时代是那么适合犬儒主义和机会主义的发展,一个人除非有坚定的信念和很强的原则性,否则是很容易屈从于这种诱惑的,可怜的罗隆基恰好就是许多的不幸者之一。因而尽管他在早年前途有望,但在后来的岁月里获得的盛名也不过是所谓的民主同盟的宣传部长。……也许可怕的命运正等待着他!”显然,他对老同学的政治选择十分不满,但如果站在罗隆基的立场,吴国桢不过是个政治上的失败者,被赶到小岛上去的“战犯”,恐怕也是愚不可及。¢萝`拉¢小?税¨ *罪¨薪.彰*截?耕^歆?快+只有一点,吴国桢的预言——“也许可怕的命运正等待着他”,不到两年就被事实验证了,罗成了顶尖大“右派”,从此命运逆转,1965年在凄凉中弃世。周恩来于1976年去世。吴国桢晚年在美国定居讲学,到1984年6月才离世,本来他已答应邓颖超,回大陆访问,还要参加国庆35周年庆典,最终未能成行。
司徒雷登葬在哪里都已不重要。因为毛泽东那篇《别了,司徒雷登》,司徒雷登这个美国人曾在中国家喻户晓。1949年8月2日。他黯然离开南京,告别这片生活了50年的土地。2008年11月17日,在他离世将近半个世纪之后,他的骨灰终于在杭州下葬,这是他的出生地,他生命的第二故乡,他在这个城市度过了幼年和青年的14年时光。他离开快60年了。时间改变了一切,时间又改变不了一切。司徒雷登这个名字连同他创造的事业,仍在历史的深处。我们这才可以理解此次的下葬之举,以及由此在新闻界引起的反应,连日来我本人就接到了不少记者的有关电话。
司徒雷登曾说自己是“中国人多于美国人”,这绝不是一句嘴上的空话,他用行动一次次证明过对中国的挚爱。1926年,就在“三一八”惨案发生前夕,因为停泊在天津大沽口的日本军舰拒绝让中国军队检查,引起交火。包括美国驻华公使在内的八国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司徒雷登和18位在华的传教士、教授联名写信给美国公使麦克默理。认为中国军队并非故意袭击外国军舰,向中国发出最后通牒只会激发中国的排外情绪,美国参与这样的行动是不明智的,只会损害中美关系。他甚至亲临美国使馆抗议,当面指责并告诫美国公使。当时几乎所有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