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王朝第260章完结
杨锐在平定朱宸濠叛乱中立有什么功劳杨锐(?~1532),字进之,萧县(今安徽萧县)人。′j\i¨n+g¨w_u\h·o,t¨e~l′.?c?o\m*当时,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心,王琼认为安庆(今安徽安庆)居于要害之地,应该加强防守,于是提拔杨锐为代理都指挥佥事,守卫这个地方。杨锐与知府张文锦修造战船,每天督促士兵操练水战,以备战事。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朱宸濠造反,率军向东而下,烧毁彭泽(今江西彭泽)、湖口(今江西湖口)、望江(今安徽望江),涌到安庆城下,有战船五千多艘。杨锐等人开始在长江边抵抗,后不能敌,退入城中,被叛军围困。城中将士分四面防守,杨锐和崔文防守最为重要的城西。杨锐昼夜抵抗,杀伤叛军二百多人,并斩杀了叛军的间谍,才使叛军渐渐退却。
七月,叛军的全部兵马到达安庆城下,号称十万人,战船相连六十多里,朱宸濠亲自督战。江西佥事潘鹏投降了叛军,奉命到城下劝降,城内军心动摇。杨锐将潘鹏的家僮腰斩示众,才使军心稳定下来。~优+品*小-税~旺* ′追?蕞?新+璋-洁,朱宸濠大怒,把安庆团团包围,并加紧攻城,杨锐等人殊死搏斗。当时守城的兵士还不到一百人,其他的全是民兵,老弱和妇女送饭,并运送石头,每人运送一两块,几天就堆积如山。叛军攻城时,便纷纷投下石头,逼使叛军的攻势渐缓。杨锐又向叛军营地射去书信,劝告他们解散,许多人都逃跑了。他还招募敢死队趁夜偷袭叛军营地,使他们整夜都惊扰不安。朱宸濠沮丧地说:“安庆尚且不能攻下,怎能指望南京?!”恰逢官军收复了南昌(今江西南昌),于是叛军撤去。杨锐等人又出城袭击,打败叛军,前后十八天,安庆解围。
在平定朱宸濠的叛乱中,杨锐派人守卫安庆城,击退叛军,功不可没。事后,武宗非常高兴,提拔他为参将。
罗伦为什么托病不愿做官罗伦(1431~1478),字彝正,吉安永丰(今江西永丰)人。他才华横溢,学识渊博,以维护道义为己任。他为去世的母亲服丧,过了两周年,在举行大祥祭礼之后,才开始吃盐和奶酪。-暁.税¨宅~ \首`发-宪宗成化二年(1466)参加廷试时,作对策一万多字,痛斥时弊,名动京城,录取为进士第一名。当他看到宪宗召回正在服丧的大学士李贤,并让他“夺情任职”时,立即上疏劝谏,表明这是关系纠正人情风俗、维护伦理孝道的大事。宪宗看后大怒,把他贬为福建市舶司副提举,李贤也耿耿于怀。事后,虽有多位大臣上疏解救,却始终得不到回应。李贤去世后,他虽官复原职,但是被安排在南京,不被重用。两年后,罗伦托病还乡,不再出任官职。
罗伦不愿为官,也与性格有关。他为人刚正,严于律己,对富贵名利看得很淡。他读书是为钻研圣贤学说,曾说:“科举考试并不能毁坏人,而是人自取灭亡。”当时知府张瑄同情他的贫穷,用粟米周济,被婉言谢绝。在家乡,他倡议实行乡约,并以身作则,大家相互遵守,没有人敢违犯。罗伦穿衣吃饭都比较粗劣,并不以为耻。有人送衣服给他,而当他看到路边有饿死的人,就脱下衣服掩盖尸体;如果要留客人在家饮食,就需要妻儿到邻居家去借贷钱米。罗伦曾在人迹罕至的金牛山上建筑住屋,著书立说,不为世事所扰。
王徽为什么反对宦官专权王徽(1428~1510),字尚文,应天(今江苏南京)人。英宗天顺四年(1460)考中进士,担任南京刑科给事中之职。
宪宗即位之初,王徽便与王渊等人呈上奏疏。在疏中,以自古宦官贤良的少、奸邪的多的史实为根据,阐明恢复太祖时的旧制度,即不准宦官参与朝政的道理。认为这样既有利于朝廷,也有利于宦官本人。
宪宗成化元年(1465),发生吴皇后被废事件,宦官牛玉因为擅自调换中宫,论罪当死,但由于处理此案的官员徇私枉法,他只受到被贬的处罚。王徽等人看不过,于是上疏弹劾,认为对牛玉判刑太轻,依据国法应该处死。并列举大宦官王振、曹吉祥等人危害朝廷的事为例,劝诫宪宗借鉴前事,不要轻信宦官。他还指出,宦官是皇帝身边的近侍,常常利用这种机会勾结朝中大臣,时时进谗言诬陷忠良之士,扩大自己的势力,干预国家政事,也使得宦官的兄弟子侄依仗权势,横行不法,欺压百姓。宦官虽然身在宫中,心却在宫外,内外互相勾结,这样极容易引发动乱。宪宗不但不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