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王朝第237章完结
辽阳和广宁为明朝辽东根本重地,派总兵官秉忠率兵一部驻守辽阳,为机动部队;总兵官李光荣率军一部戍守广宁,保障后方交通。′三¨叶′屋? -追_蕞+欣′章?截_并以管屯都司王绍勋总管督运各路粮草。
杨镐坐镇沈阳,指挥全局。此人既庸懦昏聩,又骄躁寡谋。原定二十一日出师,十六日天降大雪,跋涉不前,复改于二十五日进攻。杜松因大雪迷路,请缓师期。刘铤也以未谙地形,再请缓师。杨镐勃然大怒道:“国家养士,正为今日,若复临机推阻,有军法从事耳!”④杨镐只图侥幸取胜,置天时、地利、人心、敌情于不顾,限令明军四路兵马于三月初二会攻赫图阿拉。但是,四路明军出动之前,“师期已泄”⑤,作战企图已为后金细作侦知,因而努尔哈赤得以从容作出对策。
努尔哈赤探知明军四路进击的军事部署后,认为明军“南北二路皆山险,且远敌不能即至,宜先败其中路之兵”⑥,并决定采取“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⑦的集中兵力、逐路击破的作战方针。`比*奇~中~文/王. ~已?发′布`蕞/辛,章\結.努尔哈赤率八旗精兵六万人,再加上其它兵力共约十万人,集结于赫图阿拉附近,准备迎击来势汹汹的明军。二月二十九日,后金军发现刘铤军先头部队从宽甸北上,后又侦知杜松军出抚顺关东进。努尔哈赤判断:“明使我先见南路有兵者,诱我兵而南也;其由抚顺所西来者,必大兵也,急宜拒战。破此,则他路兵不足患矣。”⑧因此,只派五百人防守自宽甸来攻的刘綎先头部队,集中主力迎战杜松军。杜松是一个刚愎自用、有勇无谋的将官,他悬军深入,轻敌冒进。为了抢头功,他命令军卒不待舟筏,策马渡河,浑河流急,明军淹死的不计其数。三月初一,他驰至萨尔浒。其时,北路马林军始由开原出铁岭,叶赫军尚未行动,后金军砍树塞道阻滞,尚在途中;南路李如柏军,虽由清河堡出发,但行动迟缓,二月二十九日则刚出鸦鹘关;东路刘铤军虽于二月二十五日出宽甸,但因在凉马佃会朝鲜军,尚在马家口一带行进中。`我.地*书·城+ *蕞*辛!蟑′劫+埂`辛-快~只有杜松所部“违期先时出一口”⑨,已进至萨尔浒。杜松分兵为二,以主力驻萨尔浒山下;自率万人进抵吉林崖(在萨尔浒东北),攻打界凡(在赫图阿拉西北铁背山上)城。
努尔哈赤命代善、皇太极率少数兵力援界凡,亲统八旗铁军冲向萨尔浒。明军用战车列阵,放火铳,发巨炮,炸弹爆发,血肉横飞。后金铁甲骑兵奋力冲击,在呐喊声中,狂扑明军萨尔浒大营。铁骑集中一点,攻陷方阵,突破战线,纵横驰突,一鼓作气,攻下了萨尔浒明军大营。紧接着,后金军又驰赴界凡。当时进攻界凡的杜松军,听到萨尔浒大营失陷的败报,军心已动摇,又遇到从吉林崖山下压过来的后金军,士气更加低落。杜松率官兵奋战数十余阵,企图占据山头,忽然大风扬尘,对面不见人,明军打起火把,从明击暗,铳炮打人丛林,对后金军杀伤甚微;后金军从暗击明,发无不中。后金军以数倍于杜松军的兵力四面围攻,杜松左右冲杀,矢尽力竭,落马而死,他率领的军队全军覆没。《清太祖高皇帝实录》记说:“明总兵杜松、王宣、赵梦麟等皆没于阵,横血流成渠,其旗帜、器械及士卒死者,蔽浑河而下,如流澌焉。”杜松贪功冒进,轻骑深入,不谙地形,舍长取短,终于遭致惨败,是必然的。
明军主力杜松部被歼灭后,努尔哈赤又乘胜挥戈北上,急攻驻守在尚间崖(在萨尔浒东北三十余里)的马林军。马林见杜松兵败,所部军哗,急忙转攻为守,形成“牛头阵”:马林亲自率军驻尚间崖,依山结成方阵,环营挖三层壕堑,壕外排列骑兵,骑兵外布枪炮、火器、壕内布列精兵。参将龚念遂在斡珲鄂漠结营。潘宗颜在飞芬山扎营,两营相距数里,成犄角形。马林自以为“牛头阵”既能互相救援,又能以战车和壕堑阻遏后金骑兵的突袭。但他消极防御,兵力分散,恰好给努尔哈赤提供可乘之机。三月初三,努尔哈赤集中兵力进攻龚念遂营。后金骑兵猛冲龚营一隅,突破缺口后,接着以步兵正面冲击,攻破明军车阵,龚念遂营破战死。
努尔哈赤在攻破龚念遂后,又率主力进攻尚间崖,马林率军迎战。两军短兵相接,骑兵横驰,正在酣战之际,主将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