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198章完结

第198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王朝第198章完结

明仁宗朱高炽是一个怎样的人仁宗朱高炽是成祖的长子,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八月即位,年号洪熙,第二年五月病死,在位仅短短十个月。+山~捌*墈.书`惘* ′首^发`

仁宗早在太祖洪武二十八年(1395)就被册封为燕国(封地在今北京一带)世子,他沉静好文,儒雅仁厚,深得太祖喜爱。太祖曾命他与秦国(封地在今陕西西安一带)、晋国(封地在今山西太原一带)、周国(封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三国的世子分别检阅军士,这三位世子很快就检阅返回,只有他回来得最晚。太祖问起晚归的原因,他说:“早晨冷得很,士兵们还没有吃完饭,我让他们吃饱饭后才开始检阅,所以回来晚了”。他体态肥胖,行走不便,总要两个宦官搀扶着才能活动,因此不被好武的成祖喜欢。成祖夺取皇位后,在立太子的问题上曾有长时间的犹豫,而仁宗最后还是被立为太子的原因是得益于他较仁厚而得到了群臣的支持。

仁宗较能体恤民情、处事宽和,即位后一反成祖所为,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为了削减财政,宣布停止北征、宫使采买、营建工程及出使西洋等劳民伤财之举。-优*品,小-税,蛧? ,庚_欣+蕞^哙,仁宗对百姓的疾苦也比较关心,有一次,听说山东及徐州一带遇灾,老百姓没有吃的,地方官却照常催征夏税,就命大学士杨士奇草拟诏书免去当年夏税及秋粮的一半。杨士奇提出先告知户部和工部,仁宗说:“救民之穷,就像救人于水火之中一样,不能迟疑。如先让户、工两部的官员商议,他们会顾虑国库不足,一定是议而不决。”说着,赶快让宦官拿来文房四宝,令杨士奇即席起草诏书,盖上玺印,付诸实行。仁宗还赦免了建文帝的旧臣和成祖时遭牵连而流放边境的官员家属,允许返回原处。又平反了许多冤案,如建文帝时的忠臣方孝儒冤案,永乐时解缙冤案都得到平反昭雪。

仁宗在位期间推行较为开明的政策,使百姓得到一定程度的休养生息,生产发展,生活稳定,明朝进入一个较为安宁的时期,也是史称“仁宣之治”的开端。

为什么说明宣宗朱瞻基是“太平天子”

宣宗朱瞻基(1398~1435)是仁宗的长子,于洪熙元年(1425)即位为帝,年号宣德。+墈,书\屋_ ¢已.发\布_罪^辛?蟑-结?他在位的十年是明朝初期统治秩序最稳定的时期,被称为“守成令主”(令,美好)、“太平天子”。

宣宗在太祖洪武三十一年(1398)生于燕王府邸。出生的那天晚上,成祖梦见太祖将一个大圭赐给了他,大圭上镌刻着“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八个大字。后来见到小瞻基,觉得他长得非常像自己,非常高兴地说:“孙儿英气满面,符合我的梦啊。”这件事对以后成祖下决心发动靖难之役有很大的影响。宣宗喜爱读书,才智和见识都非常杰出,深得成祖的喜爱。永乐九年(1411),成祖立其为皇长孙,巡奉、北征时都令朱瞻基相从,还挑选翰林院诸臣为他讲经史,练习政务,增广见识,并常常对仁宗说:“这是他日的太平天子啊!”不受成祖信赖的长子朱高炽能够立为皇太子,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于这位“好圣孙”。

宣宗即位不久,发生了汉王朱高煦的叛乱。他率军亲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大局。宣宗承袭仁宗的政策,任用杨士奇、杨荣、杨溥、蹇义和夏元吉等治世良臣,实行一系列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如停止皇家采购,禁止在农忙时扰农,禁止用宗教、军事活动干扰民事,严格控制营造工程,大量放免工匠,保护手工业匠人的利益,全力保护农业的发展、大量减免税粮等。为了休兵养民,宣宗一改成祖时的讨伐政策,主动从交止(今越南)撤兵,减轻了百姓负担,节省了人力财力。在政治方面,宣宗清除积弊,整顿行政机构,实行精简和裁冗措施,对那些“不达政体”和“老疾”的官僚都予以罢免,以振朝纲。

这些政策和措施,使宣德时期的社会经济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史称仁宗与宣宗时期为“仁宣之治”。

明英宗是个什么样的皇帝英宗朱祁镇(1427~1464)是宣宗的长子,九岁即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