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大明王朝 > 第190章完结

第190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王朝第190章完结

张士诚占据高邮等地,严重影响江南的财富和粮食通过运河输送大都(今北京),等于掐断了元朝的财源,因而成为元朝廷的心腹大患。^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右丞相脱脱会集大军出征讨伐,多次打败张士诚,包围了高邮。在高邮即将攻破时,元顺帝听信谗言,解除了脱脱的兵权,百万元军一时溃散,张士诚也不战而胜。高邮之役后,元朝主力丧失大半,张士诚势力大增。十六年,他率军南下,攻占了江南的平江(今江苏苏州)、湖州(今浙江湖州)、常州(今江苏常州)等财富集中之地,并改平江为隆平府,建都于此。十七年,张士诚虽投降元朝廷,被封为太尉,但仍割据一方,于二十三年自立为吴王。其全盛时期所占据的地方,南到绍兴(今浙江绍兴),北过徐州(今江苏徐州),到达济宁(今山东济宁)的金沟,西至汝(今河南汝州)、颍(今安徽阜阳)、濠(今安徽凤阳)、泗(今安徽泗县),东边靠近大海,方圆二千余里,军队数十万。

张士诚统治的地方,物产丰富,既盛产粮食鱼盐,又有蚕桑之利,在当时的割据政权中实力最为雄厚。+k\k^x′s?w~.-o/r?g\但他目光短浅,无远大抱负,不但没有利用吴地人口众多、百姓富足的有利条件,反而奢侈放纵,懒于过问政事。将领们也傲慢起来,不听从命令,每当有战事,就假托生病,索要到官爵田地府宅后才出兵。到了军中,整天歌舞娱乐,不把军务放在心上,即使大败而归,张士诚也不问罪,一概赦免。大周政权就这样在泛日泛夜的嬉游玩乐中被朱元璋消灭,张士诚也落得个上吊自杀的下场。

方国珍在元末割据于何地方国珍(1319~1374),名珍,字国珍,又字谷珍,台州黄岩(今浙江黄岩)人,是元末割据浙东的武装首领。

方国珍兄弟五人都是以当佃农和贩私盐为生。元顺帝至正八年(1348),黄岩人蔡乱头起兵反元。而方国珍的仇家陈氏趁机诬告他与蔡乱头勾通,在官府的追捕下,他杀掉仇家,与兄弟们逃人海中,十几天内就聚集了数千人。他们劫夺官府的海运漕粮,屡屡打败元军和乡兵,威胁到元朝在东南沿海的统治。元朝廷下令江浙行省发兵征讨,而方国珍在俘虏了江浙行省参政朵儿只班后,向朝廷上表请降。\鸿*特·暁+税`惘+ !免+费*跃`独`不久,再次反叛,又在活捉江浙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后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元末农民起义爆发后,方国珍也脱离元朝廷,占据浙江东南一带。十三年,他派人至京城贿赂权贵,在接受了朝廷的徽州路治中的官职之后,仍然横行海上。十六年,朝廷又授予他海道漕运万户的官职。十七年,升任江浙行省参政,奉命讨伐张士诚,并在昆山(今江苏昆山)打败张士诚的军队。

张土诚降元后,方国珍罢兵,以台(今属浙江)、温(今浙江温州)、庆元(今浙江宁波)三府为根据地,与朱元璋、张士诚、陈友谅等割据江南数省。

明玉珍创建的大夏政权是怎样覆灭的明玉珍(1331~1366),随州(今湖北随县)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大夏政权的创建者。本姓曼,后因信奉明教而改姓“明”。在元末红巾军大起义中纠集千余人结寨自保,元顺帝至正十二年(1352)投归徐寿辉,任统兵元帅。十七年,奉徐寿辉命攻打四川,后被任命为四川行省参政。陈友谅杀害徐寿辉后,明玉珍即与陈友谅决裂。二十一年攻下成都,自立为陇蜀王,尽有川蜀之地,接着又进一步南征北讨,东进西击。二十三年,在重庆称帝,国号大夏,年号天统。初期制定的战略是“北出汉中,东下荆、楚”。后出兵不利,遂采取保境自守之策。二十六年,明玉珍病故,病危时告谕臣下说:“西蜀险要坚固,如果能齐心协力,辅佐即位的太子,就可以自守。不然,以后的事就不是我能够预知的了。”

明玉珍死后,年仅十岁的太子明升即位,改元开熙,其母彭氏被尊为皇太后,主持国政。大臣多为明玉珍旧将,恃功自傲,互相猜忌争斗,不肯相互忍让。万胜、张文炳等宿将均死于自相残杀。大权旁落大臣之手,国势衰微不振。东线的朱元璋则日益兴盛,占领了南方的大部分土地,又北上中原,攻克元大都。洪武二年(1369)冬,朱元璋派人招降,明升不从。第二年,朱元璋借道征讨云南,明升没有同意。四年正月,朱元璋命汤和、廖永忠等率舟师由东路,傅友德等率步骑由北路取蜀。明升听信大臣,以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