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完结(2/2)
好书推荐: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大明王朝第166章完结
出我的过错,就是对我的最大报答。”裁撤冗官的建议是宣德三年(1428)蹇义首先提出来的,宣宗采纳了。他经常召集“三杨”、“蹇夏”等大臣谈话,要他们指出朝廷的弊政,凡是有利于国家并切实可行的意见,他都能接受并实行。
但是,纳谏,是有限度的,并非所有的逆耳之言都能听得进去。如仁宗对翰林侍读李时勉上疏言弊就惩治过,到临死还耿耿于怀,宣宗也同样对御史陈祚的上疏极为恼火。
仁、宣时期对科举取士法进行了改革。仁宗在位时,曾与朝臣讨论科举之弊。杨士奇建议,定会试分南北卷取士。原来由于文化水平高低不同,形成会试多取南士。改革后,分南卷和北卷,分配录取比例,从地域上加以平衡。仁宗未及实行而死去,宣宗即位后,就是按照这一改革办法按名额录取的。“如当取百人,则南六十,北四十”。“后复定南、北、中卷。北卷则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陕西;中卷则四川、云南、贵州及凤阳、庐州二府,徐、滁、和三州;余皆南卷”。会试取士这一改革,使北方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亦感奋兴起”,扩大了明王朝的统治基础,使得“南北人才,皆入彀矣”⑩。
周边形势的安定,也是所谓“仁宣之治”的重要标志之一。当时,明朝政府对北方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的政策是“脱扰塞下,驱之而已”,戍边将“毋贪功”;东北地区,在奴儿干都司的管辖下,也比较安宁;西北卫所,顺利地对当地人民进行着管理;自永乐十一年(1413)在西南地区开设贵州布政司以来,进一步加强了对这一地区的治理。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新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