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红蕖留梦:叶嘉莹谈诗忆往第15章完结
吃过午饭,我们去看叶赫古城遗址。~晓.说·宅, ·庚`新+嶵\全-叶赫古城坐落在叶赫河畔,东、西两座城隔河相望,西城在叶赫河西,依山而筑;东城地处叶赫河东依山靠水之间的台地,夯土而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叶赫河是很漂亮的,她从很远的地方流过来,到叶赫城这里拐了一个弯,形成了一个环山湖。在东北找到这样一个有山有水的地方是很不错的,这里的自然条件好,物产也很丰富,除了玉米、高粱等传统的北方作物以外,还可以种水稻。因为有河,鱼也很多,我们吃午饭时,他们就做了好多种鱼。我这才理解,我们的祖先为什么要移居到叶赫河畔。据说这里的风水也非常好,是一块凤地。据说,龙地出杰出的男性,凤地出杰出的女性。
叶赫古城的遗址就像我以前去新疆经过的阳关古长城遗址,是一片高出来的土堆。我既然到了这里,当然要上去。因为路不好走,他们怕我这么大岁数摔着,就前边一个人牵着我的手,后边一个人牵着我的手,把我拉了上去。
这是一座四百多年前的古城遗迹,在上边我看到有许多砖头瓦块,我带回来一块砖头、一块瓦片。^咸~鱼`看^书` ,埂,鑫!醉,筷′瓦片的底面有细细的布纹,叫布纹瓦,布纹瓦是叶赫城建筑的特色。我们来到的是叶赫的东城,就是金台石战死的地方。9月正是收获的季节,叶赫东城的遗址上长满了茂密的玉米,风吹过来哗哗作响。在这里我们隔河向西遥望,远远的还有一个高高的土堆,那应该就是西城的遗址了。此时正是黄昏时分,叶赫西城遗址在落日的余晖下给人一种禾黍苍凉的感觉。我此时此刻的心情,真的跟《诗经·黍离》说的一样,有无限沧桑之感: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遥遥。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虽然我说过我没有族群的观念,但找到了叶赫,我还是很兴奋、很激动的,所以带了一些古老的砖头瓦块回来做纪念。叶言材还带回来一瓶叶赫河水。/6?妖+墈\书~蛧′ ,勉^废_粤¢黩·
因为叶赫部曾经在伊通居住过,我在访问了叶赫的第二天,又访问了伊通。在伊通,我参观了满族民俗博物馆。这里陈列着许多满族的服饰、家具和摆设。虽然说我的祖上从清初就入关了,在我的记忆里我家已经是完全汉化的家庭,但我家毕竟是蒙古裔满人的血统,所以生活习惯上依然保留了一些满人的习俗。我个人对此也有着潜在的感情。当我看到这些具有满人特色的陈列时,就想起了我在北京西城察院胡同的老家。满族妇女梳的“两把头”我在祖母的照片上看到过,博物馆中摆的条案,帽筒和我家里用的一样。
西方心理学讲,人总要有个认同,有个归属,才感到心安。我是一个四海为家的人,在这个世界上,我除了认同北京察院胡同老家是家以外,到了任何一个地方,我都觉得是临时的,是宿舍,现在我所认同的北京老家已经被拆掉了,我已经失去我最亲切的、伴随我成长的根。这次叶赫之行,我找到了祖先生活的地方,寻到了更遥远的叶赫的根。
第二章 少年读书
一、儿时趣事
我出生的时候,父亲正住在东厢房,当时我并没有留下记忆。当我有了最初的记忆,都是关于西厢房的。所以我在《叶嘉莹作品集》的序言中说我出生在西厢房,后来我的堂兄纠正了我,说我出生在东厢房,后来才搬到西厢房的。堂兄这一说,使我想起一件事。小时候,母亲、姨母在一起聊天,说我小时性格倔犟,要做什么就一定非要做。有一年冬天的晚上,母亲铺好了被子要睡觉,母亲给我摆枕头的时候,我就认为母亲摆放枕头的地方不对,于是大哭不止。母亲就不停地纠正枕头的位置,我一边哭一边说:“里边一点……外边一点。”母亲始终不理解里边与外边是什么意思,所以总是摆不好。直到伯父来了,才理解是枕头与被窝的位置。大家后来得出结论,说我脾气很犟。这件事情就发生在东屋。但当他们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我也有所不懂,我记得小时在西屋为什么事情发生在东屋呢?后来堂兄一说,我才终于明白,原来以前伯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