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 > 第79章完结

第79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庄子传:战国纵横百年纪第79章完结

孟母说:“孔子两岁丧父,十七岁丧母,其言乃是自况。\微~趣.晓^税, ¢已.发,布~罪*欣/璋`結~你何必如此迂腐,被孔子之言拘束?《礼经》有言:‘在家从父,父死从夫,夫死从子。’妇人没有擅自作主之义,而有三从四德之道。我应该行我的妇人之义,你应该行你的君子之道。”

孟轲于是辞别母亲、妻儿,游学齐国稷下,与淳于髡结交,与匡章交友,成为稷下学士。

不久,又与墨者告子辩论“人性善恶”,一举成名,轰传天下。万章、陈臻请为弟子。

庄子四十一岁,居于蒙邑东门。

钟离氏问:“卖掉荆园,搬来东门,家境大不如前。庄遍已经二十岁,庄咸也已十一岁,他们将来如何安身立命?”

庄子说:“学儒学墨,都要出仕,就要适人之适,役人之役。我不愿出仕,也不愿儿子出仕。只要学会一技,足以安身立命。自古以来,都是易子而教。既然蔺且向我学道,不如让庄遍向蔺陶匠学陶。”

钟离氏赞成:“陶器乃是民生日用之物,学陶很好。”

庄遍于是师从蔺陶匠,学习制陶之技。!精\武-小!说*王~ ′首?发\

蔺且十二岁,师从庄子学道。

蔺且问:“稷下墨者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稷下儒者孟轲,主张‘人性本善’。夫子以为谁更有理?”

庄子说:“儒墨囿于人道,未达天道,各执一端,是其所非,非其所是。儒墨之言,是非无定,均为囿于门户的假是非,而非超越门户的真是非。”

蔺且说:“告子、孟轲之言,难道一样错误?”

庄子说:“告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认为‘性犹湍水,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至少比拟恰当,不失经纬本末。孟轲主张‘人性本善’,认为‘水无有不下,性无有不善’,比拟不当,自失经纬本末。因为从善如登,上登甚难;从恶如崩,下崩甚易。孟轲既然认为‘水无有不下’,就不能主张‘性无有不善’,只能主张‘性无有不恶’。-狐/恋¢文′学+ !唔+错!内?容^所以相对而言,告子之言胜于孟轲之言。不过人性不宜用善恶来界定,必须用真伪来界定。人为设立何者为善,何者为恶,然后赏善罚恶,必将扭曲真实人性。人们为了受赏而争相为善,必非真善。人们为了逃刑而不敢为恶,必非真不恶。所以《老子》有言:‘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如果擢拔天然真德,标榜人为伪德,民众为了谋求富贵,必将日趋诈伪,骗取名誉,最终失去操守,无恶不作。”

宋相戴盈又到蒙邑,请教庄子:“我相宋六年,辅佐主公推行仁政,表彰仁义,奖励忠孝,意在淳厚民风。为何事与愿违,如今宋国反而民风浇薄,日趋诈伪?”

庄子说:“当年宋桓侯兼用儒墨,表彰仁义忠孝。蒙邑儒生郑缓,为父服丧六年,受到重用,爵为官师,主持太学,河润九里,泽及三族,获赐戴驩相府,移居商丘崇门。宋民为了谋取富贵爵禄,于是竞相伪装孝子,仅仅商丘崇门,每年就有十多人哀毁过度而死。后来戴剔成重墨黜儒,郑缓自杀,伪善之风稍减。如今宋君偃听从相国之言,重新兼用儒墨,表彰仁义忠孝,所以伪善之风重新大炽。”

戴盈问:“为何表彰仁义忠孝,都会导致伪善?”

庄子说:“如果不受表彰,仁义忠孝原本乃是无关富贵爵禄的内心真德。一旦受到表彰,仁义忠孝必将沦为猎取富贵爵禄的外示伪德。因为真正的仁义忠孝者,羞于凭借仁义忠孝,谋取富贵爵禄,于是竭力掩饰自己的仁义忠孝,最终不为人知。而伪装的仁义忠孝者,为了凭借仁义忠孝,谋取富贵爵禄,于是竭力张扬自己的仁义忠孝,最终广为人知。最为不幸的是,民众无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