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 > 第54章完结

第5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从草根到皇帝:刘备的奋斗第54章完结

孟建,字公威。?k~s¨j/x¢s!.,c′o*m*据《三国志》记载:“恢卒后,汝南孟建为凉州刺史,有治名,官至征东将军。”孟公威在凉州刺史的岗位上干得不错,有不俗的口碑,因而升至征东将军,相当于省军级干部。

再来看徐庶。诸葛亮在四位好友中,对徐庶尤其看重,评价甚高。他在成名后多次提到徐庶,说“后交元直,勤见启诲”。可见在这个小圈子里,徐庶对诸葛亮的影响和帮助最大。

与现如今的大学毕业生一样,那时候的学子们,毕业之后同样面临就业的问题,徐庶自然不能免俗。因为客居荆州襄阳,他首选的工作单位,当然是管理荆州地区的最高权力部门。荆州牧刘表对徐庶也有所耳闻,专门写信给他,表示愿意聘请他出仕。徐庶在荆州政府内观察了几天,觉得刘表不是自己理想中的领导,便留下一封辞职信走人了。

后来徐庶投奔了刘备。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令刘备大喜过望,刘备盛赞他有王佐之才,可惜他因为曹操挟持了他的母亲而不得不去往曹营,临走前他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墈~书~屋,晓+税+王^ ¨埂¨鑫.蕞′全¨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对上述这一段进行了相当精彩的描写,即“走马荐诸葛”。

按照《魏略》的说法,太和年间(魏明帝曹睿年号),也就是公元227年至233年,徐庶还在世,数年后病卒,有碑在彭城为证。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曹操从中作梗,徐庶在刘备手下极有可能做到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高官,可惜运气实在是差。

书归正传。“流寓青年军”中的徐庶首先在刘备这边找到了工作,对于他的同侪而言,追随刘备当然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徐庶也很够义气,在刘备面前大力称赞自己的好友诸葛亮,并建议刘备亲自前往隆中拜访。

刘备原本就不是一个喜欢摆谱的人,当时的境遇多半也让他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于是便开始积极造访隆中,或许其间错过几次和诸葛亮的会面(在没有手机的时代,这非常合理),但两人应该也有过几次较为深入的交谈。

慢慢地,刘备发现这个年轻人虽然自负,却没有其他经学士人的腐儒气息,他很少把“子曰孟云”挂在嘴边,谈的多是行政法治、组织管理的硬道理,虽然听起来经验稍显不足,但缜密的逻辑思维却往往能切中要害,看到了许多刘备打滚多年也没发现的盲点。.d.n\s+g/o^m~.~n*e?t~

当然,两人一见面就大谈国事倒也未必,也许之前会唠些家长里短,喝点小酒,扯点闲篇儿来缓和气氛也说不定。

总之,刘备与诸葛亮是越谈越投机,在一次交流中,刘备终于下定决心,将自己心中所有的彷徨化成一个问题。而诸葛亮仿佛也已经等待了许久,马上给了刘备一个答案。

那便是闻名千古的“隆中对”。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隆中对策

问问题是一门学问,从问题的内容,可以了解到发问者的水平和层次。层次高的发问者能直击议题的核心,所要求的答案必是整个议题的关键,即“题眼”。层次低的发问者,不是问出蠢问题,便是没有问题。

当时刘备是这么问的:

“如今汉室衰败,奸臣曹操掌权,皇权被架空,我刘备希望能为天下伸张大义,可惜人笨计拙,搞得今天这么狼狈,虽然我还没完全放弃希望,但却不知道今后该怎么办,希望先生给点提示。”

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或许我们可以将刘备向诸葛亮的提问,与当年孙策向张纮的提问做一个比对。

当年孙坚战死,孙策才十六岁,没有名气,也没有势力,甚至连一兵一卒都没有,他跑去见广陵名士张纮,单刀直入地问:

“如今天下大乱,所有人都拥兵自重,没一个能站出来扶危济乱的。我年纪虽小,但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