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第12章完结
“唉!”李治双手相搀,好言宽慰,“吾弟莫哭,这是她老人家的寿数。′E.Z?暁^税/王′ \吾¨错?内*容`你至忠至孝天下尽知,无愧于先人,不要太难过。”话虽如此,他眼眶也开始泛红了。
媚娘也不禁面色凄然——韦贵妃端庄大度、驭下有恩,昔日待她不薄,而且其女临川公主也与她关系很好,故而十分惋惜。能随驾封禅是数百年都未必一遇的殊荣,韦妃却死在最后的旅途中,命不由人啊!
李治当即下旨,赐韦妃东园秘器、鼓吹仪仗,命司稼卿杨思谦、司平大夫窦孝慈监护灵柩还京,陪葬昭陵。临川公主和驸马周道务也在大驾队伍中,闻此噩耗跑了过来,姐弟相拥而泣;众亲王纷纷过来解劝,将他们搀走了。李治擦擦泪眼,又见群臣也来参拜,为首一人身材魁梧须发苍然,身穿绯色冠袍,身边还紧跟着四名奇装异服者。他一见此人立时转悲为喜,高呼:“刘爱卿,你总算回来啦!”
这人正是戡平百济之乱、大破倭国水军的刘仁轨,见驾施礼已毕,赶忙引荐身后之人:“这几位分别是来自新罗、百济、儋罗、倭国的使者,听闻我朝将有事于泰山,特来恭贺朝觐。-微,趣+暁.说, ?首+发.”
“下邑之臣参见天朝大皇帝,万岁、万岁、万万岁!”四人一并跪倒,大礼参拜。
新罗、百济自不必说,儋罗乃辽东三国外的另一小国,位于百济之南的一座小岛上(又称耽罗,今韩国济州岛);倭国虽自隋朝时便与中原通使往来,但一直有争雄之心,昔日倭国圣德太子在给隋炀帝的国书中竟然写着“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可自白江口之战败于刘仁轨之后,倭国不禁对大唐生出敬仰之心,转年派使者和解通好,并有意效仿中原礼法制度,因此这次也派来使者恭贺。
外邦臣服、藩国朝觐对中原皇帝而言是极大荣耀,何况刘仁轨一次领来四位使节,李治焉能不喜?当即摆出万国之主的傲然:“尔等处化外之地,能知顺逆、识大体颇为难得,来日朕率尔等共赴泰岳,一览我大唐八荒沃土,祈皇天后土永保太平。远来是客,若有所需可向朕奏明,或告于同文寺,切莫拘谨。”
“谢大皇帝隆恩。”四人来自不同国度,汉文不甚流利,但动作一致回答很齐,显然事先已经接受了见驾礼仪的演练。¢餿?飕,小¨税*徃¢ -哽.鑫′醉,全+
李治越看越喜,又对刘仁轨道:“爱卿扬威海外、功冠当朝,朕心甚慰。这次就不要走了,朕晋升你为大司宪!”
大司宪便是龙朔改制前的御史大夫,从三品,司宪台最高长官,有监察百官之权。此官不常设,监察之事通常由宪台副长官司宪大夫掌管,故而大司宪还有表彰功臣能臣的意味,能当上这个职位也预示着此人可能很快就要跻身三省长官,成为实职宰相了。这个任命足见李治对刘仁轨的器重和信赖。
媚娘在旁冷眼观瞧,心中大为不悦——虽然她跟刘仁轨从未直接发生过冲突,却早已心存芥蒂。显庆初年刘仁轨曾任给事中,时逢李义府为相,私纳一美貌罪妇为妾被宪台告发。刘仁轨奉命调查此案,反复推鞠誓究祸首,若非李义府逼迫大理丞毕正义自杀顶罪,否则难逃被扳倒的下场;又因此惹出监察御史王义方当殿弹劾,搞得李义府声名狼藉。自此两人结仇,刘仁轨被排挤出京,贬为青州刺史;征讨百济之时李义府又逼其在暴风雨之时遣送军粮,致使粮船倾覆欲治其死罪,李治却不愿李义府太过猖狂,于是宽免死刑,命其渡海至百济军中效力。谁也不曾料到,当了大半辈子文官的刘仁轨这一去竟立下奇功,耳顺之年“一不留神”成了名将,带着四国使节凯旋。李义府猖獗的日子固然已是过眼云烟,但他受媚娘宠信,二度拜相是媚娘促成的,那一系列迫害刘仁轨的行为也都是在媚娘默许下进行的,现在刘仁轨大难不死反而得志,能对她这位皇后俯首听命吗?若依媚娘之意,万不能把此人调回京城,但人家的功劳实实在在,足可与名震西疆的苏定方媲美,实至名归、人心所向,又有李治撑腰,此刻她岂能作梗?没办法,好在刘仁轨也年近七旬了,但愿这老家伙早些致仕吧!
刘仁轨谢恩而退,后面的人也陆续见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