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810章完结
地图03 中美洲
1983年1月7--9日,孔塔多拉集团提出和平建议 为实现中美洲和平,拉丁美洲四国(墨西哥、巴拿马、委内瑞拉和哥伦比亚)外长汇集在孔塔多拉的巴拿马岛。?d+i!n¢g·d*i′a?n^t¢x′t\.′c!o!m-但这次会议(1983年4月10--12日)和第二次会议(1983年7月17日)均未取得任何成果。
裁军活动
1975—1984年,日内瓦裁军会议 日内瓦裁军会议(始于1962年,当时称之为18国裁军委员会)继续召开年会。中国于1980年加入该会议,成为其中的第40个成员国。此次会议重点是要通过协商,制定一个详细的禁止核试验、禁止生产和在战争中使用化学武器的条约和一个禁止研制和生产放射性和裂变性物质的条约。苏联和美国各提出了一个禁止化学武器条约的版本(1984年)。
1975年3月26日,禁止生物武器条约开始生效 1972年制定的关于《禁止生产和储备各种生物和毒素武器的临时条约》开始生效。继而,他们指责苏联和其同盟国越南破坏该临时条约和1925年的《日内瓦议定书》(参见第二十二章→东南亚→越南)。*求+书!帮! ^已_发′布_最/鑫-璋^劫/
1979年6月18日,签订《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 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和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在奥地利的维也纳签订了《第二阶段战略武器限制条约》。该条约的主要目的是弥补第一阶段战略武器限制的漏洞。新条约要求,增加有关对条约执行情况进行核查的规定;禁止部署机动洲际弹道导弹和空基巡航导弹;禁止试飞机动洲际弹道导弹。新条约还对弹头和运载工具的数量和新型导弹型号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规定只允许发展一种新型的海基洲际弹道导弹和一种新型的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新条约还对苏联有争议的“逆火”式轰炸机不断增大的活动半径进行了限制,以便使之在不进行空中加油的情况下就不能对美构成威胁。美国对此条约持批评态度的人认为,即使对核弹头的数量进行了限制,苏联在80年代初仍有足够数量的核导弹对美国陆基洲际弹道导弹构成威胁,因为苏联在洲际弹道导弹的投掷重量方面占有优势,而且他们的洲际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也在不断提高。_卡?卡^晓*说·罔. ~吾,错¢内~容¢他们还认为,该条约尚有许多漏洞,并且它还使美国在未取得战略均势的情况下与苏联签订此条约将会使美国处于一种劣势状态。由于批评四起,美国参议院未批准该条约。但美国总统卡特保证,只要苏联同意,美国将遵守上述条约的有关条款。
1979年12月12日,北约建议举行削减中程核力量的谈判 北约各成员国外长和国防部长同意用美国的中程核导弹取代现役的1000枚美国已过时的战术导弹。替代下来的导弹将被运走(参见第二十二章→西欧→防务协定)。另外,他们还建议美国和苏联应尽早举行削减中程核导弹的谈判,商讨裁减中程核力量问题。
1981年9月30日,关于“冻结”核武器的建议 来自40多个国家参加第三十一届“去泥”会议的科学家们一致认为,核武器应该“冻结”在目前的水平上。这一建议得到了广泛接受并成为许多国家支持“冻结”核武器运动的主要宗旨。美国参众两院都制定了有关的立法(1982年5月4日和10月31日)。
1981年11月30日,美苏举行裁减中程核力量的谈判 美苏两国的谈判代表团聚会日内瓦,开始讨论如何在欧洲裁减中程核力量的问题。谈判的中心议题是如何裁减或取消苏联部署在其西部的SS-20中程核导弹和北约计划在西欧进行部署的美制“潘兴”Ⅱ式导弹和巡航导弹的问题。美国首席谈判代表是保罗·尼泽,其苏联对手是尤里·A.维辛斯基。美国提出了所谓“零点方案”,即美国可以放弃部署“潘兴”Ⅱ式中程导弹,但苏联也必须放弃部署SS-20导弹。但苏联拒绝了该方案。原因是:如果这样,英国和法国就可以保留一支拥有约167枚能够打到苏联的导弹的战略威慑力量。
1982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