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672章完结
1945年3月11—21日,肃清莱茵河西岸地区 当第一集团军一次次地粉碎德国人在飞机、火炮和V—2飞弹支援下对雷马根大桥及新铺设浮桥的攻击,逐步扩大雷马根桥头堡时,一场旨在粉碎德军在莱茵河西岸残余力量的令人眼花缭乱的多路装甲突击在全线展开。.d~i\n·g^d?i_a*n/k′a.n.s¨h!u~.~c+o*m¨巴顿的第三集团军跨过摩泽尔插向东南方向,与此同时,德弗斯第六集团军群编成内帕奇的第七集团军则从萨尔向东北方向发展攻势,两路推进都得到了各自战术空军指挥部的掩护。这次令人惊奇的交叉协同突击,彻底击溃了处于茫然若失中的勃兰登布格尔的德第七集团军。除赫尔曼·弗奇的德第一集团军还在卡尔斯鲁厄附近坚守着一个迅速消失的桥头堡外,盟军远征军已经从荷兰到瑞士边境的漫长战线上抵达莱茵河岸。此外,东岸的雷马根桥头堡已扩展到长约32公里、纵深约13公里,并有6座桥梁同西岸相连,此役,德军伤亡约6万人,被俘达25万之多,另有大批作战物资落人盟军手中。盟军的伤亡不超过2万人。
横渡莱茵河
艾森豪威尔认识到向德国北部开阔的平原进攻比向鲁尔南部山区突击更容易,故计划由蒙哥马利的第二十一集团军群担负向德国腹地推进的主攻力量。*齐?盛¢暁′税,枉′ ¨首`发·布莱德雷和德弗斯的集团军群则实施辅助性攻击。出入意料地夺占雷马根桥头堡仅仅部分地改变了这一计划。在莱茵河东岸,与85个装备精良、补给充足的盟军师相对应的是凯塞林的60个缺编严重且武器装备、燃料和弹药严重缺乏的德国师。然而,他们所防御的是他们的家园。
1945年3月22日,奥彭海姆 巴顿(他早已为出击制定了计划,并携带有搭桥设备,此外还在集团军内训练了一支携有登陆艇的小规模海军先遣队)出人意料地命美第五师渡河,并在几乎未遇抵抗的情况下跨过莱茵天险。在这次出色的攻击行动中,巴顿的部队既没有空中支持也没有炮火协同,且只付出了伤亡34人的微小代价。48小时后,他们的第一座浮桥已经建成且4个师已从桥上渡河,装甲车辆正开始过桥。另外,在以北约64公里处的博波德,另一座浮桥也在架设之中。四天后,巴顿的先头部队已抵达莱茵河东岸64公里处的劳特阿赫河。
1945年3月23日,韦瑟尔 在巴顿渡河一天后,蒙哥马利在鲁尔以北发起了他蓄谋已久的涉渡莱茵天险的壮举。英第二集团军一马当先,在其约32公里的正面上得到了近3000门火炮和强大空中力量的支援。美第九集团军于3月24日开始在丁斯拉肯渡河,与此同时,一次2个师的白昼空降行动——美空降第十七师和英空降第六师——在韦瑟尔以北地域展开。~优′品¨晓?税_惘` \已^发\布¨嶵?欣~漳\截`德军的抵抗虽然强劲但效果不大。蒙哥马利的集团军群不久即踏着12座浮桥蜂拥而过(3月26日),两日后已突破德军设在利珀河畔哈尔腾的最后防御地带。
1945年3月25日,雷马根 霍奇斯的第一集团军从桥头堡突出向东推进,其先头装甲部队于3月28日抵达东部约115公里的马尔堡。
1945年3月26日,乌尔姆—曼海姆地区 德弗斯的第六集团军开始渡河。第七集团军在乌尔姆—曼海姆地区跨过莱茵河。德拉特尔·德·塔西尼的第一集团军于3月31日在盖斯赫姆渡河。
德国崩溃
1945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改变计划 鉴于巴顿和霍奇斯集团军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艾森豪威尔决定让布莱雷德的第十二集团军群担任主攻,向东直插德国中部的莱比锡,而将柏林留给从东面推进而来的苏联军队[参见第二十章→第二次世界大战西欧战场→西线战争(1945年) →东线战况]。布莱德雷的左翼和蒙哥马利的右翼(美第九集团军)将协同钳击鲁尔,与此同时,第二十一集团军群的余部通过向东北方向的汉堡和易北河挺进来掩护主攻方向的行动。盟军进攻的终点是易北河西岸。远征军最高司令部一直担心会在德奥交界的阿卑斯山区星罗棋布的“民族据点”中,陷入纳粹分子——“狼人”组织的游击战争的威胁(后来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