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603章完结
1918—1919年,协约国军侵入苏俄北部 一支较小的英、法、美远征部队在英军的指挥下,于1918年6月23日夺取摩尔曼斯克,在8月1—2日,占领阿尔汉格尔斯克。′幻!想,姬· *埂′辛`最\筷-名义上的目的是要撤出协约国曾经给予沙皇政府的补给和弹药。实际上,令人可笑的私下里的想法是以这支小部队侵入苏俄,向南和向东打通与在乌拉尔山的捷克军团的联系。一些协约国梦想家争辩道,这将有助于白俄的反革命运动,并颠覆布尔什维克的统治。美军分遣队是一个加强的步兵团。在一年多的很小但艰苦的不宣之战中,协约国军与布尔什维克的部队沿沃洛格达河进行了一些小的战斗。1919年8月,美军撤出苏俄,剩下的协约国部队亦很快在9—10月间撤出苏俄。
1918年8月,美军在西伯利亚的远征队 部分是为了救援捷克人,部分是为了阻止日本夺取苏俄的滨海省份,W.S.格雷夫斯少将率领美军2个团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格雷夫斯受领的指示是明确的,既要避免干涉苏俄的内部事务,又要救援捷克人。但他很快就不仅与日军而且与英法军的行动发生分歧,与布尔什维克和高尔察克的白俄部队发生争执。·白!马_书¢院~ `庚_歆¨醉*哙.与日军连续不断的紧张关系经常使双方近于诉诸武力,但由于格雷夫斯既坚定不移,又施以外交手段,终于化解矛盾。英、法、日都希望美军和他们一起支持高尔察克,但格雷夫斯遵守其指示,而对此加以拒绝。美军警戒着从贝加尔湖至符拉迪沃斯托克的贯通西伯利亚的铁路线,其间,与支持白俄和红军的力量进行了几次小的交火,但每一次都成功地维护了对铁路线的控制。在高尔察克政权崩溃之后,美军仍然坚守其阵地,直到捷克军团抵达。随后,捷克人从海上撤出符拉迪沃斯托克。1920年4月,美军远征队撤出西伯利亚。除了符拉迪沃斯托克附近地区外,西伯利亚均被苏维埃控制。面对苏维埃远东共和国力量的逐渐增强,日军于1922年10月25日撤出。
芬兰和波罗的海各国
芬兰
1917年12月6日,芬兰独立
1918年1月18日,曼纳海姆任芬军司令 新的芬兰政府任命前俄军骑兵将军C.G.曼纳海姆为芬军司令,负责组建和指挥芬兰军队。¢齐.盛+晓`税~枉_ +毋′错\内.容-布尔什维克军队已占领了赫尔辛基,一支当地的红军也在组建之中。曼纳海姆将其司令部设在瓦萨,并牵制苏俄守军。
1918年1月28日,国内战争爆发 在芬兰全国爆发了红色革命。在同一天,曼纳海姆从没有什么战斗力的苏俄守军手里夺取瓦萨,并以瓦萨库存的大量武器和弹药武装其新征集的士兵。随后,他率领新组建的军队向南进军,夺取了塔墨尔福斯(坦佩雷),但在3月16日,一支兵力较大的红军阻止了其进一步的推进。
1918年4月3日,德军的介入 冯·德·戈尔茨将军率1万名德军,忽然在汉科登陆。4月18日,德军攻占赫尔辛基,从而将红军占领的地区一分两半。同时,曼纳海姆指挥其迅速壮大的军队向东进军,在4月19日,切断了经由卡雷利地峡与苏俄的交通。剩下的红军部队试图在维堡附近突围,不成。4月29日,守军投降。芬军俘获12000名红军,缴获大量物资。然而,沿边界与布尔什维克的混战仍在继续。
1920年10月14日,签订《道尔帕特条约》 (塔尔土)最终确认了芬兰的独立。
爱沙尼亚
1917—1918年,布尔什维克军和德军的占领 1917年11月28日,爱沙尼亚宣布独立。之后,爱沙尼亚先后被布尔什维克军和德军占领。后者是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参见第十九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的作战行动→东线)生效后占领的。
1918年11月22日,红军开始再次侵入爱沙尼亚 在11月11日德军撒出之后,苏维埃的军队返回爱沙尼亚:在波罗的海一支英军分舰队的协助下,爱沙尼亚部队进行了激烈的抵抗,迫使红军在1919年1月撤退了。
1919年10月,尤登里奇发动政变 富有才干而精力充沛的白俄将军N.尤登里奇在爱沙尼亚的东北部聚集了一支反革命的军队。10月6日,在纳尔瓦附近,他越过俄国边界,大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