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353章完结
1683年3月31日,同帝国结盟 土耳其刚刚结束与波兰和俄国持续不断的战争,转而进攻奥地利。0~0,晓+税·蛧. -追!蕞\歆~璋~洁,索比斯基认为,如果奥地利被打败,土耳其便会直逼处于波兰心脏地区的克拉科夫。因此,索比斯基同帝国建立了攻守同盟,并进行战争准备。
1683年7—9月.围攻维也纳(参见第十四章→东欧→匈牙利→维也纳战役) 这是索比斯基一生中最辉煌的一页。
1683—1699年,不连贯的战争时期 在同土耳其的战争中,双方各有胜负。索比斯基没有能够与俄达成任何协议。作战中,他虽然首当其冲,却不能得到嫉妒心极强的李颇德皇帝的任何帮助,他不得不艰苦据守乌克兰。与此同时,波兰内部依然处于动乱之中。
1696年6月17日,索比斯基卒
俄国
莫斯科的军事力量是在与西方相对隔绝的情况下发展的,因此,其国家的落后状况也基本上在军事力量上得到了反映。17世纪之初,莫斯科军队装备落后,训练很差。他们经常被认为相对“弱小”的瑞典和波兰军队所打败。?看,书.屋·晓·税′王¢ ,毋`错¨内!容*但在要塞防御中,俄国人却表现出异常的不屈不挠、机智多谋和勇敢顽强。1612年,瑞典和波兰入侵者就因进攻受挫被迫撤退,但入侵者的对手不是正规军而是普通的民兵。
到本世纪中叶,一种新的募兵制被引人俄国,基本内容是,农民和城市居民均有服兵役的义务;常备的步兵和骑兵团代替了老式的临时征兵。除了这些半正规的军队,俄国还有巧万名热衷于战争的哥萨克。到本纪世末,为应付突发事件,莫斯科可以动员30万名武装部队——其大部均未经训练。
17世纪早期,莫斯科正处于“动乱年代”。国内爆发许多骚乱事件,而外部则有瑞典和波兰的干涉,所有这些事件使俄国遭受重创,并丢失许多领土。但是,到本世纪中叶,沙皇的政治和经济实力逐渐恢复,也由于波兰所面临的困难日益加剧,使得莫斯科在本世纪的后半纪,从波兰手中夺走了乌克兰北部的许多地区。
“动乱年代”(1604—1613年)
由这一事件开始:一个冒称是被害沙皇伊万四世幼子季米特里的波兰人,他得到波兰人和哥萨克的支持。/l!k′y^u/e·d`u¨.^c~o?m+1605年,戈杜诺夫死后(参见第十三章→东欧→俄罗斯→鲍里斯·戈杜诺夫执政),沙俄贵族间的权力争斗更加激烈,从而把沙俄带人一个极端混乱的状态,并招致了瑞典与波兰的干涉。
1605年,费奥多尔的统治 他被沙俄贵族杀死。不久,伪季米特里人主莫斯科,但旋即被沙俄贵族杀死。
1605—1609年,波兰干涉 几个波兰大贵族支持另—位伪季米特里的复位声明,莫斯科沙皇王朝处于混乱不堪的状态,这更加坚定了波兰干涉的决心。
1606—1610年,叔伊斯基公醉的统治 他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
1608年,巴尔霍之战 此战中,在45000名起义的哥萨克的支援下,波兰军队打败了叔伊斯基。不久,在恰达卡河之战中,波兰与哥萨克军队再次打败叔伊斯基。同时,波兰人又带来了第二个伪季米特里。不久,哥萨克及沙俄东部与南部的农民宣布支持冒牌的季米特里。叔伊斯基向瑞典人乞援,并许诺将卡累利阿割与瑞典。
同波兰的战争(1609—1618年)
1609年,波兰国王西吉斯蒙德三世宣战 波兰国王声称,有争议的俄罗斯皇位应归他自己支配,据此入侵俄国。
1609—1611年,斯摩棱斯克之围 大贵族迈克尔·谢英率该城人民坚决顶住波兰人的屡屡强攻。12000守城部队得到了7000名居民的支持。
1610年9月,克鲁希诺之战 由季米特里·叔伊斯基率领的3万人的军队(其中有8000名瑞典人),去解斯摩棱斯克之围,被波兰人突然袭击并遭毁灭性打击。波兰军队仅有4000人(其中3800名为骑兵,200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