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7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277章完结
从萨拉米斯海战到勒班陀海战(参见①第二章→地中海中东→马拉松战役→温泉关和萨拉米战役;②第十三章→欧亚大陆—中东→奥斯曼帝国→奥斯曼征战高峰期)期间,海军战术的变化很小。¨狐¨恋^雯`茓+ `嶵,欣~章?踕\耕?辛+筷*海军作战的目的是撞毁或攻占敌人的战船。勒班陀海战时不太坚固的战船跟布匿战争时的战船相比并无很大的差异。这些战船又长又窄,只有一层甲板,长度约为46米,最大宽度约为6米,由54支桨推进,每边各27支。船上还装有2—3个三角帆,用来让划手轮换休息,或者在顺风时加快船行的速度。每支桨配有4—6名划手―通常是奴隶。在基督教徒使用的战船上,划手通常可以用防弹盾来保护自己,而土耳其人则根本不考虑用什么办法来保护战船上的奴隶。每艘战船上的船员总共约有400人,包括划手、水手和一个作战士兵分遣队。勒班陀海战时,基督教徒的战船船头装有5门小型加农炮,稍小一点的土耳其战船只装有3门。在船头伸出一个金属撞角,长约3—6米,用来撞击敌船。¢萝-拉^小\税? ·耕·辛-最¨哙`
插图007 地中海国家的桅帆战舰
在勒班陀海战时期,还有两种类似古希腊罗马战船的重要变型船。一种是土耳其帆桨两用小战船。它是仿照早期拜占庭帝国的一种战船制造的。其船体较小,但速度更快。船上有18—24名划手,船员共约100人。另一种是地中海另一侧的威尼斯人用的三桅帆装战船。它比古希腊罗马战船大一倍,因此船速较慢,但威力更大,适航性更强,装载的士兵更多。这种战船并不是地中海的快速古希腊罗马战船和北欧的新式多门加农炮桅帆战船的一种十分成功的折衷产物。三桅帆装战船装有50—70门炮,但其中大部分是鹰炮或用来杀伤人而不是击毁敌船的小炮。
直到16世纪中叶,与地中海地区的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北欧的桅帆战船也是作为载运士兵的浮动堡垒或作战平台而用的,它的任务是跟敌船上的敌军交战。海战跟陆地作战的打法基本相同。当双方战船进入弓箭或轻型加农炮的射程范围内时,战斗便开始进行。在战斗进行到高潮时,一方的士兵就攻上敌船并将其俘获。,暁·税?C/M^S′ !首^发¢当时的战船基本上仍是由“圆形”商船改建的。船的长度勉强是船宽的两倍。黑火药出现后,在战船的船头和称为船楼的高层建筑的后面,以及沿上甲板的栏杆等位置均装备了轻型加农炮,从而延长了战船的作战距离。为了避免战船倾覆的危险,在船上和甲板上均不设置重型加农炮。
插图008 西班牙大帆船
16世纪初,为增加气势,某些战船上开始设置“舷窗”。这是由法国布勒斯特的一位造船工发明的。它开在船侧的窗口,上面有用绞链开启的窗盖,这样,不必从船边吊装而通过窗口就可以很方便地给船装卸货物。为了压制亨利八世在其新型战船上安装的重炮,英国造船家运用这个思路,设法使加农炮从船的下甲板进行射击。这样,舷侧炮便告问世―它的重量正好安全地分布在它的重心下面。西班牙立即步英国后尘,建造了一种长约30米、宽约9米的战船。可能因为它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一样,是专门为海军作战而设计的,因此被称为西班牙大桅帆战船。它的船身趋于狭长,在吃水线上方有个较低的撞角,用来冲撞敌船。这种战船有三个桅杆,上面装有横帆。船头船尾建有船楼,吃水线以上的船体装有许多门轻型加农炮。在主船体上有一排大型加农炮,这样,海战的初始阶段就大大延长。但如果不能对敌船作猛烈的冲撞,并像早期海战那样士兵登上敌船,进行一场短兵相接的搏斗,那么战斗就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西班牙大桅帆战船,跟古希腊罗马战船不同,它具有远距离海上航行的能力。其主要缺点是行驶受风力的支配。由于新式战船比老式圆弧形战船机动性更大,索具也有了改进,因而它可以“逆”风驶行,这样,上述缺陷部分地得到弥补。
早在与亨利八世交战时期,法国人的战船就使英国人认识到舷侧炮的应用有可能改变海军战术,因此,越来越重视发展适合装备远射程炮的战船而不再注重攻占敌船这种作战方法了。结果,位于战船头尾的船楼变得越来越矮,船头上的撞角也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