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 > 第134章完结

第134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哈珀军事历史百科全书第134章完结

这三部著作证明:拜占庭的军事体制自贝利萨留之后的500多年间,虽然在具体方面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演变性的变化,但其根本性质依然如故。-1?6_x¨i+a′o*s,h?u`o?.*c·o~m¢这三本著作所阐述的军事组织体制和军事理论,是在赫拉克里乌斯之后100多年间,其继承者们为了抵抗穆斯林的入侵而不断改进的产物。因而这种体制并非处处都能奏效,它有时也出现失误甚至根本就行不通,但是,它所赖以存在的基础说明拜占庭帝国的军事将领是富于卓越思想和杰出才能的。令人惊叹的是在长达五个世纪的时期里,在关键时刻总能及时出现这样的军事将领,以重新确立拜占庭的军事优势,战胜邻国的侵略。在后来的四个世纪里,这种体制所遗存下来的影响延长了拜占庭帝国的最后崩溃的过程。

在这一时期大部分时间里,《战略学》是一本基本的教科书。它涉及到了战争和军事领导的各个方面,是一本全面系统的论著。它很像现代军队的野战条令,其内容包括作战训练、战术实施、行政管理、后勤保障,并讨论了对付拜占庭帝国的各种敌人时所遇到的主要军事课题。`狐¢恋*闻-茓` ¢更/新′蕞¢全?

军事组织

拜占庭军队中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其基本行政和战术单位是中队,人数在300—400人,大体相当于现在的营。每个中队由一名相当于古罗马保民官或伯爵(其军衔相当于现在的上校)的人指挥。5—8个中队组成一个联队,或称为师,由一名联队指挥官或公爵指挥。2—3个师组成一个纵队或称为军,由纵队指挥官指挥。拜占庭故意避免一成不变的大规模部队编制,这样敌人就难以估计他们军队的确切兵力。

拜占庭皇帝亲自任命其军队的各级军官,军官对皇帝也是忠心耿耿。同时,使用这种手段也可以使军官们只忠于帝国中央当局,而不是像罗马军官那样只忠于自己军队的统帅。这一点显然是被摩里斯采用了。

在赫拉克里乌斯执政后期以及他的继承者们君士坦斯二世和君士坦丁四世当政期间,拜占庭野战部队被纳入按地理位置划分的军区体制。′顽¨本`鉮/占* ,哽`鑫_罪.筷\这一点后来也为摩里斯广泛沿用。但随着波斯人和阿拉伯人的入侵,原拜占庭帝国古老的以省为界进行帝国军事行政区划的组织形式荡然无存了。然而,当拜占庭重新夺回安纳托利亚高原各省后,当地的政府部门的官员被迫将其职权交给负责地区防卫的军事长官。后来由于萨拉森人入侵威胁不断增加,统治者们又重新全面采用了原先这种民—军一体的行政管理体制。每个军区由一名纵队指挥官领导,他所指挥的纵队就驻扎在该军区。为了便于管理,军区还要划分为若干个更小的军区,由联队长或中队长指挥。一些非常重要的边境地区还要划分成更小的军区―小队,由小队长指挥。那里,驻军经常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以对付任何外来的进攻。

在7世纪末的时候,拜占庭共划分为13个军区。其中7个在安纳托利亚,3个在地中海和爱琴海的岛上及沿岸领地,3个在巴尔干半岛。到10世纪时,军区数增至30个,但军队的总规模在这300年间并没有相应扩大,因而每个军区的兵力相应地减少了。这时常备军的人数大约在120000—150000人之间,骑兵和步兵大约各占一半。

靠边境的军区驻扎的常备军通常要比内地多。当接到作战命令时,每个纵队指挥官平均可以率领2—4个重骑兵纵队前往参战。他手下大约还有相等数量的步兵。但究竟是留下部分步兵,还是全部步兵都用于负责地方的保卫任务,则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如任务的性质或作战区域地形的特点等等)。

人力与补充体制

理论上,拜占庭实行的是全民性的兵役制,但实际上每个军区常备军是从当地最好的老百姓中征选出来的。虽然拜占庭帝国的军队中常常还保留着一些由“蛮族”的士兵组成的部队,但它已基本上不依靠“蛮族”来作兵源了。拜占庭帝国的大部分地区通常都选用白己地区的士兵。最好的兵员大多来自亚美尼亚、卡帕多细亚、伊索利亚和色雷斯。希腊人被认为最不适合打仗。

军区这种军事体制含有用民兵进行地方自卫的军事思想。这种体制在当地人英勇善战的地区效果较好,但在有些地区,如希腊,这种体制却毫无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