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宋太祖传奇 > 第68章完结

第68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宋太祖传奇第68章完结

席散后,朱匡业左思右想,深知柴克宏在军中恩威已立,替之不智,当即向弘冀言明,辞归金陵。*d?u/a.n_q¢i/n-g-s_i_.¨n`e¨t.弘冀也不挽留。托他携了得胜捷报及立功将士功劳簿上奏中主。柴克宏更托他代呈,请求率将士驰援淮北的请缨书。弘冀复送了他大大一笔财物,朱匡业欢喜去了。

过得数日,圣旨到,旨中褒奖备至,以柴克宏为奉化军节度使,并允即日与陆孟俊率得胜之师渡江作战。圣旨中又严辞切责弘冀专杀太过残忍,大违我唐祥和仁爱之风云云。

看官,有道是天意忌满,英雄命短。柴克宏率领大军出发,未过长江,得了急病,一命呜呼了,许多事情是很难说的:假设柴克宏死得早几个月,南唐会不会有常州大捷呢?世上人又怎知柴克宏是个英雄?话说回来,设若柴克宏不死,则渡江而战结果又会如何呢?《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说:“人有身死而名全者,柴克宏是也。克宏敌吴越可以胜,使遇周师,未必能尔。”——其实这也未必,谁敢断言他必定打不过周兵呢?然而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英雄人物虽则不能逆转历史潮流,却也不是毫无作用的,他可以延缓历史进程,也可以加速历史进程——恩格斯这个观点是半点不错的。^咸/鱼_墈/书/ ¢嶵¢新,蟑/結?耕-新¢哙`

因此,读史至此,每兴浩然之叹。

【注】①柴克宏常州之战,见《资治通鉴》卷293第十二。

②柴克宏母为子保奏事,见《十国春秋·列传》。

③李徵古百般刁难柴克宏,及柴克宏斩李徵古使者事,见《资治通鉴》卷293之十。

④吴越将相不和事,见《资治通鉴》卷292第七。

第四部分

第十九回 六合鏖战 二千破敌三万兵(1)

话说周世宗一怒之下,斩了孙晟,于是写了一封给南唐中主的信,交给副使王崇质,让他带回江南,那信的意思译作白话文,大意是说:“……我亲提大军,征服了滁州、扬州,已经斩了你的爪牙、折了你的翅膀、扼住了你的喉咙,形势如此,你还有不亡的么?如果叫我就此收手,考虑收兵班师,那简直就形同儿戏了,这又怎能满足朝士、军人、百姓的心愿呢?因此,除非你把淮南土地全献给我,并且一心尊事我大周为宗主,那么,我才可以考虑不逼你陷入绝境。`欣¢纨_夲/鰰~占+ ¢首~发*只要淮南诸郡全部献来,我马上就下令班师。话就说到这里,别的就不用说了。如果你不同意我提的条件,那么就不必再派人来。”这信写得十分明白、坚决,简直没有还价的余地。

遣返使者以后,他立刻亲自指挥,全力进攻寿州。这次他是下了决心,尽了全力的,比起当日李谷攻城,那猛烈程度,何止超过十倍、百倍?他调集了淮北的陈、宋、亳、颍、徐、宿、许、蔡八州的民夫数十万人集聚在寿州城下助攻;他东移正阳浮桥五十里至下蔡,使之接近战场,转运更为便捷;他决了寿州周边城壕中的水,使之干涸,便于徒涉;他命人砍伐了数十万根巨竹,扎成数千个活动高台,高与城齐,台顶上盖了木板,可以挡箭石,名之曰“竹笼”,带了甲士逼城而攻;他又用数百条大船,带来可以发射大石的巨炮,自淝水上发石攻城……周世宗亲披甲胄,立于城下,督众攻城。数十昼夜不停地进攻,其声威之浩大,人力之雄厚,耗费物力、经费之多,的确是自古以来攻城史上从所未有。寿州城中巨石满空飞降,毁屋伤人无数;火头四起,百姓哭喊声不绝;那竹笼逼近来,又被长杆顶开去;众周军蚁附上城,歼了一批又来一批;刘仁瞻数十昼夜一步也不下城,随机设法,哪里危急他便出现在哪里,全力抵御。寿州城恰如一叶小舟,在惊涛骇浪袭击下,随波上下起伏,惊险万状,却是决不颠覆。

周世宗又是愤怒,又是焦急,又是惭愧,当真是心力交瘁,此时方知刘仁瞻之忠勇、机智、英雄;此时才知当日李谷月余攻城无功的苦衷。看看攻了三个月,江南进入雨季,连日大雨如同倾盆,周营位置低鄙,营中积水盈数尺,不但无法安眠,便连举火为炊也十分困难。淝水、淮河猛涨,倒灌入城壕,城下一片汪洋,那载着巨炮的大船,被水一冲,漂向寿州城下,城中立即派人乘夜缒下城来,杀散守船兵士,把船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