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笔底波澜 > 第86章完结

第8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笔底波澜第86章完结

《大公报》经理兼总编辑胡政之

在时代转换的途中,2月25日,成舍我一手创立的北平“世界”报系全部被随大军进城的军管会接管。·k+u!a.i·k·a.n!x!s¢w?.¨c,o·m¢2月27日,天津《大公报》变成了《进步日报》。4月14日,一代报人胡政之于在上海谢世。

在南京城头插上了红旗之后,上海还在国民党军队掌握中,所有报纸都接到了不许发表自行采访的新闻和外国通讯社消息的禁令。从4月30日,这一天起,淞沪警备司令部设立新闻检查所,检查本地的报纸稿底,及各国新闻记者从上海发出的报道。不论中文还是外文的报纸、杂志及其他出版物,统统都在被检查之列。报纸上只允许刊出国民党淞沪警备司令部发出、交由中央社发播的新闻。这样的局面自然维持不了几天。

5月25日、5月27日,诞生于19世纪的暗夜里,长期在望平街上称雄的《新闻报》、《申报》相继停刊,退出了历史舞台。·d+q·s-b¨o-o·k·.*c′o\m′《申报》共存在了78年之久,是百年中国出版时间最长的报纸。

[记事]

5月5日,汉口《大同日报》因违背“政府法令”、“动摇人心”遭国民党当局永久停刊处分。差不多同时,《武大新闻》因“言论荒谬,煽惑人心”而被迫停刊。

5月19日,长沙《晚晚报》、《长江日报》以“谎报军情”、“刊载不实消息”罪名被罚令停刊,《晚晚报》总编辑戴哲明被捕。

5月27日,重庆《大公报》编辑主任顾建平被捕,9月17日《大公报》被国民党以“改组”的名义窃夺。

7月23日,《新民报》成都版遭查封,从经理、主笔、总编辑到记者、编辑,有6人被捕。¢x_i¨a¢o+s!h~u\o,w`a!n!b_e?n¢..c,o-m′《新民报》重庆版宣布与陈铭德、邓季惺脱离关系而暂时幸存下来。

7月25日,重庆《世界日报》被国民党当局查封。

10月21日,四川泸县《中国晚报》因副刊发表的“新归去来辞”中有“大势已去胡不归”等句,遭永久停刊。

10月31日,重庆《新民报》晚刊因为发表杂文《鬼重庆》,副刊编辑下狱三天。

11月27日,1948年被捕、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的五位《新民报》编辑、记者、职工被国民党杀害,他们并不都是中共地下党员。

后记

大约五年前,我萌生了写一本百年中国言论史的念头,在写了一组约4万字的系列随笔《漂浮的木板》之后,我感到写不下去了,一是史料的积累不够,二是自身的学养尚不足以完成这样一个大题目,所以就暂时停了下来。

随后,湖南《湘声报》的编辑向继东先生约我为他主持的“文化·沧桑”副刊写稿,我就将其中关于1933年的一段发给了他,很快就在“往事今说”栏目发了出来,《1933年的事》这个题目也是他起的。这篇小文随后被《杂文选刊》2002年第8期转载。接着,我又在《湘声报》发了一篇《1924年的事》,有朋友对此说好。有一天我突然想到,既然写一部系统的言论史专着的条件不成熟,何不顺着这个路子,以一年一篇短文的形式先写一本编年体的言论简史。从2002年夏天开始,我就断断续续写了起来。到2003年秋天一共写了60来篇,每篇长则数千字,短的只有几百字,大体上就是现在这个样子。

从19世纪到20世纪中叶的一百来年,毕竟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大时代。以言论为天职的知识分子们到底做了些事情,留下了那些永远抹不去的印记。读书和写作的整个过程,就是我重温历史、寻找先辈踪迹的过程,我曾被许多可歌可泣的言论和故事一次次地感动着。现在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本编年体的百年中国言论史,只是与一般僵硬、枯燥的编年史在写法上有所不同。和我发表过的许多有关言论史的随笔一样,这本小书也算是我这些年来学习、思考百年言论史的一点小小结晶。卑之无甚高论,不过是想重新梳理一些史料,回到历史、回到常识而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