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笔底波澜第32章完结
7月25日,《湖南公报》、湖南通讯社被当地政府查封。_卡¢卡,小/税¢网` `埂_鑫`嶵′全.
8月4日,桂林《通俗报》被迫停止发行。
8月13日,吉林《新吉林报》被封禁。
8月20日,福建当局接国务院密电,查封《群报》、《福建民报》、《共和报》等“乱党报纸”,逮捕主笔陈群、黄展云等三人。
8月30日,无锡《锡报》被封禁。
8月,南宁《民风报》因同情“二次革命”遭查封。
9月10日,常州《公言报》被迫停刊。
10月,“二次革命”失败后,《长沙日报》、《国民日报》等相继被封。
11月13日,南宁《指南日报》总编辑何永福因其评论触怒当局,遭到逮捕,初判死刑,后改监禁。12月5日《申报》曾发表《广西之文字狱》。
11月15日,湘督汤芗铭罚令长沙《湖南公报》停刊15天。
11月27日,袁政府下令禁止汪精卫在巴黎办的《社会杂志》入境。-兰,兰′闻,血^ -耕_歆¢嶵^快\
12月7日,袁政府通令禁止仰光《觉民日报》在国内公开发行。中旬,严禁发售旧金山华侨在上海发行的《中华民国公报》。
12月22日,《天民报》、《大同日报》被封。
12月26日,张勋查封常州《兰陵报》,并缉拿主笔。
同年,南昌《晨钟报》、《豫章报》被江西护军使李纯查封。
在新疆办报的革命党人冯特民被军阀杨增新杀害。
1914年:反对《报纸条例》、《出版法》
远在云南边陲的蔡锷进京,不过是袁世凯“槛虎于柙”的伎俩,偌大的中国仿佛成了袁氏一人的囊中之物。在经过“癸丑报灾”、无数报人人头落地之后,言论界已一蹶不振,舆论的压抑比晚清还甚,名记者黄远生发出了“顾其自由不及前清远甚”的浩叹。
袁世凯的最终目的无非是舆论一律,举国俯首。1月7日,他以大总统名义通令各省切实查禁国民党印刷品,“如有散布或售卖该乱党各种印刷文件”者,“从严查办”。?如?闻′网? *首·发-3月2日出台的《治安警察法》规定,警察对包括报刊在内的印写物品,有“扰乱秩序之安宁”之嫌的,有权予以禁止、扣留。4月2日,袁世凯签署了《报纸条例》,共35条,包括:发行报纸须经警察官署认可,并交纳保证金100至300元;禁止报纸刊载“淆乱政体者”、“妨害治安者”、“攻讦个人阴私,损害其名誉者”等内容。总之,不准登载一切政府不喜欢的消息。即使国外报纸违反这些规定,也要没收报纸、处分发卖人。目的无非就是将所有言论置于警察的控制之下。
《报纸条例》一经公布,即遭报界强烈反对。当天,北京英文《京报》发表评论,批评这一“专职苛酷”的报律等于“以监督报馆之权,完全委之警察”。一旦实行,“将中国公民言论出版自由之权剥夺殆尽也”。汉口《国民新报》在评论中指出,《报纸条例》多数照抄日本新闻纸条例,“而去其宽平,加以苛重”。4月13日,袁政府就新报律处分过严问题发表谈话。4月14日,北京报界同志会推出三代表,向内务部提出质询,要求进一步解释。内务部长派警政司长作了三点答复。4月18日,上海英文《字林西报》发表评论,称“律中多有可笑可怪之处”,“自革命之后,北京宣布之法令多矣,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大约报律之结果,亦不外乎此也。”史量才掌握的《申报》也发表时评,明确指出:“报纸天职有闻必录,取缔过严非尊重舆论之道,故应取宽大主义”,并陆续报道了新闻界反对《报纸条例》的消息,“自新报律颁布以后,中外报纸评论纷纷,多表反对。”5月7日,《北京日报》等报馆联名呈文给国务总理,要求详加解释,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