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第152章完结
绿林山遂成为摇撼新王朝的根据地。.幻*想′姬+ ′毋¢错/内?容¢
王莽面对造反军对策只是仿圣人口吻的那一套“姑予赦免”,压根儿谈不上根本性解决之道。也好像没有了解到逼使人们起而造反的真正原因。
前面说过,这次的饥荒“多少含有人为的成分”,乃是由于王莽推动的“周制”过程繁杂,税制使得人民“所得不足给贡税”,因此人们的勤劳意愿大为降低。
一些重臣据实报告这等情形,并且提出“应降低赋税为宜”之意见。对此,王莽却以专挑神圣周制的毛病为由,而勃然大怒。荆州牧费兴是个刚直人物,在提出此一建言后,当场被王莽撤职。
费兴之后的荆州牧(史书未载其名)受王莽之命,决定率领士兵二万前往讨伐“绿林之贼”。
“什么!有两万官兵要攻打前来!那太好啦!他们一定带有许多兵粮和辎重,我们不是可以抢来享用吗!”
听到报告的王匡,在绿林伙伴面前呵呵大笑。+咸*鱼?看.书/ -唔?错′内`容,
被王莽以“土匪”称呼的这批绿林之徒,实际上大部分都是温和农民。他们起而造反,完全是贫穷所逼。这批造反分子中的大部分,光听到“官兵”这个名词,就会浑身发抖。
王匡之所以呵呵大笑,是为了去除他们的“官兵恐惧症”。
“我们即将有一大收获,这不是值得庆幸吗?其实,官兵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他们原本就和我们一样是庶民,和我们算是一伙的哩!哈!哈!哈!”
王匡带着笑声出阵。
绿林军来到云杜迎击官军。云杜接近现在的武汉市沔阳县西北。
过去绿林军以打游击的情形居多,绝少有以野战方式迎战大军的经验。
但他们发现官军原来一点也不值得害怕。
云杜会战的结果,王莽派出的二万官兵被数千绿林军打得四处溃散。荆州牧丢下数千阵亡人员,向北方落荒而逃。
军粮、武器、辎重等物资,悉数归绿林军掳获。·第′一¨墈,书,罔, +首\发.这次战役的最大收获并不是这些战利品,而是“官军不足为惧”的自信。
绿林山再也不是流寇巢穴,而是割据一方的势力本营。由于在云杜战役获胜,这批绿林军的人数乃大大增加。其间发生的掠夺妇女事件,证明一些绿林之徒有意在这个据地建立家庭。
绿林山的人口很快就超过五万。
这座山原本只是王匡这批数百造反分子的藏匿之处,地方根本不敷五万以上的人生活,勉强以为据点,一定会产生问题。
问题果然产生——是疫病。
这不是适合人们生活的场所,卫生条件极差。疫病一旦发生,便会迅速传染。何况又是恶性疫病。
连官军都能打败的绿林勇士,面对疫病却没辙了。
绿林发生大疫,是大破荆州牧政府军第二年之事。五万人中,一半死于疫病。
“这样下去,我们定会全数灭亡。于今之计,最好立刻下山,并且把团体一分为二。这在寻觅粮食上较为方便。”
王匡遂决定下山。
山下的世界正在极端混乱的状态之中。
绿林健儿下山后,立即涉身于大乱之天下。
王常和成丹率领的一批人向西方走,由于沿江(长江)而下,便以“下江兵”自称。
王匡、王凤、马武等人率领的一批人则向北方走。他们以新市出身者居多,于是以“新市兵”自称。
这批新市兵在北上途中,于湖北随县附近,吸收平林人陈牧所率领的平林军,阵容因而更为庞大。
第七十四章 赤眉造反军
前汉末期的南方尚未充分开发。长江流域就当时而言,是属于南方地区。天下大乱时代的造反,并不局限在一个地方发生。遍地起烽火——这是乱世的造反景象。
于南方窜起的绿林军,后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