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帝国的软肋:大汉王朝四百年第150章完结
“可是……王大人志在得到传国玺……这一点……以太皇太后的力量也抗御不了他的……”
“说得也是——”
八十岁老寡妇深深叹了一口气,放弃了抗御念头。~鸿?特*小′说′罔, _蕪~错+内!容′想要的东西使出任何手段都得取到——她对王莽个性知道得很清楚。王莽是为达成野心、连杀死自己两个儿子都狠得下心的人!为得到天下之主的证明物件——传国之玺,他还会在乎杀害一个姑妈吗?
太皇太后想起从家臣口中听到的处刑叛徒的场面。某次处刑时,王莽曾经让医生将叛徒活活解剖。他这样做,为的是要知道人体内脏的位置、大小、重量等,以供医疗上的参考。
——用细竹捞起时,那些脏器还在蠕动呢!
听到这句话的那一天,她整日都忍不住要作呕。倘若坚持不交出传国之玺,自己说不定也会有同样的遭遇吧?
哀家什么都不管了!
太皇太后拿出传国之玺,掷到地板上说:“拿去吧!我已经衰老,很快就要撒手西归。¢墈^书\屋/ -追?蕞_歆,蟑\結·我看,你们也活不久的!而且一定不得好死!”
翌年——由于正朔更新,这一年的十二月就是新年。王莽将原来预定继承汉王朝的六岁“孺子”刘婴封为“安定公”。
王莽朗读的“策”(诏书)内容如下:
咨尔婴。昔皇天右尔之太祖,历世十二,享国二百一十载。历数(命运)在予之躬。诗(经)云:“(殷之子孙亦)为侯服周,天命无常。”兹封尔为安定公,永为新王室之宾(客)。于戏!
宜敬天之休,践乃(诸侯之)位,勿废予之命。
而后,他牵着六岁刘婴的手,流着眼泪道:“往昔,周公曾经以摄政身份辅佐年幼成王,于成王成长后,将大政奉还。我本来有意仿效周公,奈何迫于皇天威命,不得如愿以偿。我是于不得已情况之下成为天子的。”
宦官将刘婴一度带出宫殿外,然后使这名幼儿北面而坐,对王莽行臣下之礼。*x~z?h+a-i!s+h,u!.~c¨o_m-
百僚陪位,莫不感动。
《汉书·王莽传》如此记载这个场面。
意思是说,在场的百官没有一个不大为感动。可是,他们为何感动呢?
他们是因思及迫于皇天威命、不得不登基的王莽的苦衷而感动呢?抑或眼看不懂事的孺子刘婴改向往日臣属王莽执臣下之礼的情形,为其命运多舛而洒下同情之泪呢?
从高祖刘邦成为汉王的公元前206年算起,汉王朝算是于第二百一十四年,被王莽篡位而一度灭亡。
光武帝于十年后复兴汉王朝,以后的部分称为后汉,但这实应视为另一个王朝。
被王莽篡夺的汉王朝——即前汉,以长安为首都。后汉则以位于较东边的洛阳为国都。因此,前汉亦称西汉,后汉亦称东汉。
汉高祖刘邦于秦灭亡后,自项羽处拜领汉中之地而为汉王。汉王原本只是地方领主,于统一全国后,仍然以“汉”为国名。
以地方领主时代的领国名为全国政权之名的作风,后来被沿袭下来。以魏封侯的曹家、以隋封侯的杨家及以唐封侯的李家等,全都用领国名作为王朝之名。
王莽以复古主义作为自己的政治理想。他所谓的“复古”就是回到有圣代之称的周代。为此,他采取连官名也改为周代体制的形式主义。
例如:大司农改为“羲和”,后来又再度改为“纳言”。此外,太常之职改为“秩宗”,大鸿胪和少府则分别改为“典乐”和“共王”。这些都是周代职官之名。
不只职名,连宫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