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假如这不是宋朝 > 第16章完结

第16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假如这不是宋朝第16章完结

除了在耕地面积上宋朝人绞尽脑汁之外,农业技术也跟着大幅度的提高,比如合理利用肥料。!2,y,u,e¨d\u..-c.o?m!宋朝的陈旉在自己的著作《农书》中记载了各种各样的肥料制作方法,据统计,宋朝的肥料就已经出现了人粪尿、畜禽粪、饼肥、火粪、焦土肥、混肥、沤肥、石灰等近十种。

他在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说,任何种类的土壤都可改良,而且各有其适当的方法,只要措施正确都能成功;对待不同性质的土壤要施适合它的肥料并加以观察,就像治病一样,对症下药。只要采取施肥等措施,就可使土壤更加精熟肥美,地力常新。经过肥料的配合,宋朝时期不仅农业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就连土地也变得肥沃起来。

除了重视农业,宋朝还非常重视农作物。宋朝的版图比较小,广大的南方地区也不是所有的地方都适合发展农业,于是就有了农作物的出现。

最普遍的农作物当属养蚕。养蚕的历史非常悠久,夏代以前中国就出现了养蚕业,宋朝则是将养蚕这项技术更加完善。在宋朝还有一项不能不提的手工业,它和养蚕有着密切的关系,那就是纺织业。`欣¢纨_夲/鰰~占+ ¢首~发*

中国古代王朝中重视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并不奇怪,因为每一代统治者都这样做,但是重视商业的发展,这只能够在宋朝看到。

曾经有些人戏言说,宋朝不敢不重视商业,这主要是宋朝军事力量薄弱造成的,每年要给外族几十万的岁币,要是再封锁了商业发展,估计宋朝撑不了100年就得完蛋。对于这样的言论,笔者持保留意见,但是我仍然要承认,宋朝发展商业,其中肯定有这样的因素存在。

在宋朝,从皇帝到平民,对商人都很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是社会地位上的肯定,同样还会给予商人政策上的优惠以及立法保护商人的财产。既然政策上都能够给予优惠,百姓们心中自然会接受商人这个社会角色。光是这样还不够,在封建社会之中,商人没有权利进入庙堂,秦朝的吕不韦就算是进入了庙堂,但最终也没有得到同僚的认可,这也是古代商人的悲哀之处。可是在宋朝,尤其是南宋时期,“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g+u+g+e\y/u_e!d?u·.?c.o?m·

当一个人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之后,就会顾及到自己的尊严。商人之间肯定不存在吃不饱饭的问题,所以社会对他们的尊重就显得格外重要。古代以“仕途经济学问”为最高追求,就算是商人,也不例外。

政府政策的这一改变,无疑具有重大意义,不仅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统治力量,而且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禁令一旦放宽,商人参加科举入仕的就越来越多,“凡今农工商贾之家,未有不舍其旧而士者也”。如缙云富商潘氏,其子“擢进士第,至郡守”。政府允许商人通过正当途径进入仕途,使许多商人获得了一定的政治地位。这样他们既拥有财富,又有政治势力,必然促进商人地位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繁荣,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

3.海上商队,通行世界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在中国古代,海运非常发达,尤其是以唐朝、宋朝和明朝最为出名。我们这本书中主要说的是宋朝,那自然就要以宋朝为主。和唐、明两朝的海运不同的是,宋朝的海运背后有一个强有力的后台,那就是官方支持。朝廷专门设置了一个叫做“市舶司”的机构,用来核对每年海外贸易的收入。根据史料记载,北宋时每年海贸的税利约为50万贯,南宋时约为200万贯,约为财政年总收入的1%、5%。由于这笔收入直接归中央调用,其重要性就大于一般项目的收入。

宋朝的海运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有政府支持的原因,这属于外部条件,而内部条件大概就是指南针这个发明和造船业的发达,这才是海上贸易发达的硬件设施。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宋朝在海运硬件设施这个部分的成绩。

想要拥有海上贸易,首要条件就是要拥有贸易港口,贸易港口的大小决定了船只的承载量、贸易交易量等多种数据。贸易港口并不是说只要是临海、有钱就能够建成的,水容量能够承载多重的船只,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之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