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假如这不是宋朝 > 第13章完结

第13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假如这不是宋朝第13章完结

宣和三年二月庚辰,宋江犯淮阳军,又犯京东、河北路,入楚州界。+五¢4¢看¨书, *冕~废!跃_渎?知州张叔夜招抚之,江出降,……六月辛丑,辛兴宗、宋江破贼上苑洞。

前半段同《宋史》和《续资治通鉴》的记载基本符合,后面则提到六月份辛兴宗同宋江破贼上苑洞。《宋史》和《续资治通鉴》都提到了辛兴宗参与平定方腊,却没有提到宋江。可见即便宋江参加了平乱,这支部队也是可有可无的,最多是一支偏师。

宋朝的农民起义规模小、人数少,这和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很大关系,老百姓的口袋里都有钱了,还有谁会参加那种有丧命危险的农民起义呢?

一个朝代能够拥有这样平稳的环境,是一件非常难得的事情。尽管宋朝也遇到过天灾,发生过人祸,但对于整个宋朝,并没有起到绝对性的冲击,这也是统治者的另一种功劳。因为只有社会稳定了,农民才能够安心种田,商人们才能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之中开展贸易往来,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5.科技进步的巨大成果

经济的飞速发展,离不开一种元素,那就是科技的发展。·k~u·a¢i¢d!u¨x·s?..c·o^m+正是因为有了先进的技术,才能够促使经济蓬勃发展,而发达的经济又会促使科技更上一层楼。要说这宋朝的科技,还真不是盖的,在中国古代史上,绝对占有重要地位。

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火药、造纸、活字印刷和指南针,这是我们在小学课本上就学到过的知识,其中的活字印刷、火药、指南针,就是在两宋时期完成或开始应用的。

印刷这项技术,源于东汉末年,早在熹平年间,中国就出现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到了隋朝,雕版印刷正式出现在历史的舞台上。

何为雕版印刷?简单点说,就是找一块比较厚的木板,一定要厚,要不然一刻就漏了;将要印刷的内容抄写在薄到近乎透明的稿纸上,然后找个雕刻师傅把没有字的地方削去,字就凸出来了。等到要印刷的时候,用墨汁往木头上一抹,再往纸上一印,收工!

可是,这雕版印刷太不方便了,费时费力不说,还费木头,不环保啊。.白\马_书-院_ !首+发*于是在北宋年间,毕昇就对雕版印刷进行了跨世纪的改革。其实他的改革方法也很简单,就是用胶泥取代了木头,把体积变小,每一块只刻一个字,然后用火烤硬,利于保存。想要印什么内容,就在字库里面找,排列好了,就能印刷了。

别看这三言两语就解释清楚了,可技术改良这种事,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除了需要大量的实践之外,还需要那最重要的灵光一闪。

同样,火药也并不是在宋朝才发现的,早在隋唐时期,火药就出现了,只不过那时候的身份比较尴尬。

在《太平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隋朝初年,有一个叫杜春子的人,闲来无事的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有一个朋友好久没见了,就决定要去拜访。这个朋友很喜欢炼丹,平日里整天想的就是怎样炼出一枚长生不老的丹药来。正所谓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个炼丹老人看到杜春子,也很高兴。两个人高谈阔论,不知不觉就到了傍晚。炼丹老人就说,留下来过夜吧,明日再走。杜春子一看天色,也觉得回家不太方便,就住在了炼丹老人的家中。到了半夜,杜春子突然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道,醒来一看,发现炼丹炉内有“紫烟穿屋上”,转眼之间,整间屋子都被烧了。

由此可见,在隋唐时期,火药虽然出现了,却是作为炼丹的成分。直到唐朝末年,火药才被用于军事,但是却没有发挥出它的本领。宋朝将火药广泛应用到了军事之中,让它充分发挥本领。

除了这几种举世闻名的发明之外,宋朝还出现了机械科技,这就是“记里鼓车”和“指南车”。鼓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其实,它的工作原理很简单:木人手上有线连着一个齿轮,齿轮又连着另一个齿轮,形成一套减速齿轮组,最后连着车轮。车辆启动,车轮就带动齿轮组,齿轮组带动木人,木人则敲起小鼓。但是在当时是相当有科技含量的发明,就连现在的计程车也是根据记里鼓车的原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