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假如这不是唐朝 > 第5章完结

第5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假如这不是唐朝第5章完结

唐代的私营手工业,首先是大量个体农民经营的家庭副业。\n\i,y/u_e?d`u`.?c′o¨m`他们生产的产品,在自用和纳税有剩余时,也拿到市场出卖。当时手工业者所经营的作坊,诸如织锦坊、纸坊、染坊、冶成坊(冶铸手工业)、铜坊(铸造铜器)等,比以前有显著增加。私营作坊有的规模相当大,定州(河北定县)富豪何明远“家有绫机五百张”,即是明显的例证,但一般说来规模都比较小。各类作坊大多集中在城市,作坊主多是技艺熟练的师傅,传习技艺。由于国家征调手工业者到官营作坊轮番服役,私手工业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阻碍。

在唐前期,纺织、冶铸、烧瓷等几个部门的手工业生产都有较显著的发展。

首先是纺织业。北方善织绢,江南盛产布,唐前期大体上还是如此。宋州(河南商丘)、亳州(安徽亳县)生产的绢帛质量最高。定州的绫绢产量最多,每年要向皇帝进贡1500多匹。江南的丝纺织也有了很大发展。江南东道(江苏南部和浙江一带)的丝织物品类繁多,很多列为贡品,在产量上已仅次于河南、河北道而跃居于全国的第三位。?零-点`墈.书+ ?毋_错~内~容?当时的丝织物品种和花式都很多,争奇斗艳,十分精美。当时的麻纺织也很发达,黄州(湖北黄冈)的赀布被列为第一等。棉纺织在唐代也有较显著的发展,当时西北的吐鲁番和南方的云南、两广、福建等地,各族已愈来愈普遍地种植棉花和生产棉布。这时,印染技术有明显提高。

同时冶铸业也有很大的进步。唐朝规定,除西、北边州禁置铁冶和采矿外,其余诸州出铜铁之所,听人私采,官收其税。据记载,唐前期有银铜铁锡之冶168所,在陕(河南陕县)、宣(安徽宣城)、润(江苏镇江)、饶(江西波阳)、衢(浙江衢县)、信(江西上饶)诸州有银冶58,铜冶96,铁山5,锡山2,铅山4。这是一个很粗略的统计,要比实有数少得多。唐宣宗时曾一次增铁山71,可见全国产铁处极多。

这时,金属铸造技术达到了新水平。近年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处盛唐时期的窖藏文物,其中有碗、盘、壶、罐等金银器皿270件,造型优美,纹饰精致富丽。从其切削工艺来看,可能已采用手摇足踩的简单车床,这突出地反映了当时制造技术的进步。-6_吆~看?书?枉/ ~追`醉~新_章`节?

武德四年(621年),唐朝开始铸造新币,名“开元通宝”,直径8分,10枚钱重1两。自唐以后10枚重1两的钱开始流行,相沿至清基本不变。天宝末年,分散在全国的铸钱炉共99处,每年铸钱达327万贯左右。

唐帝国的瓷器生产也有重大发展。唐前期已大量烧制白瓷,邢州窑(河北临城县境内)生产的白瓷“类银”、“类雪”,质量很高。李肇《国史补》称:“内丘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可见邢州窑白瓷的产量是很大的。四川的大邑窑也以生产白瓷著名。江西昌南镇(景德镇)以产瓷闻名始于唐前期,它烧制的白瓷和青瓷当时有“假玉器”之称。

唐代专烧青瓷的窑多在南方,以越州窑的产品为最佳。越窑烧制的青瓷,胎质薄,雅致瑰丽,光泽晶莹。唐诗有“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句,把越瓷的精美形象地描绘了出来。

唐代还出现了施黄、绿、白、赭、蓝等彩釉的陶瓷,称为“唐三彩”。用这种方法烧制的人像和马、骆驼等动物,色彩鲜艳,造型生动,是中国古代艺术中的珍品。

无农不稳,无工不强,无商则不富。与后世一说起经商则认为是“不务正业”不同,唐朝对于商业非常重视。

城市的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一个标志。西京长安是当时全国最大的城市,周围达70多里。全城呈长方形,分为宫城、皇城和廓城3部分。宫城是宫殿区,皇城是中央官署所在地。廓城占地广阔,划分为108个坊,遍布寺院、府第和民宅;还有2个市——东市和西市,各占两坊之地。据考古勘查,西市长、宽各约1000米,市内有两条南北和东西大街,宽度都在15米左右,相交成“井”字形。东市的构造大概也是如此。东市有220个行业,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