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商周青铜文化 > 第11章完结

第11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商周青铜文化第11章完结

图11 河南偃师尸乡沟商城遗址平面图

1955年在河南郑州发现了商代中期商王仲丁的隞〔ao熬,又作嚣〕都遗址。¢精\武¢晓,税+王\ ·耕\辛^嶵?哙-平面略呈长方形,城垣周长6960米,面积达300万平方米。城墙系用土夯筑而成,墙基最宽处达32米,地面上残留最高处达五米。在四面城垣上共发现11处缺口,有的可能是城门之所在。城内中部偏北及东北部为宫殿区,发现了20余处夯土基址,最大的有2000余平方米,上面残存有柱穴及柱础石。近年来又发现了宫城夯土城墙以及地下供水管道、汲水井及蓄水池等。在城外还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作骨器的手工作坊遗址以及墓地及窖藏等。例如在南关外发掘的铸铜遗址,发掘面积达1050平方米,出土了熔铜坩锅残片及1000余块陶范,其中以钁范和镞范为最多,说明当时青铜生产工具的制造是大量的。1974年在城西杜岭张寨南街出土了两件青铜大方鼎及一件青铜鬲,其中最大的一件青铜方鼎高达一米,重86.4公斤。近年来在郑州商城南城墙及西城墙南段外侧约700—1200米处,又发现了一道夯土城墙,可能是外城的遗迹。又在郑州商城西北20公里石佛乡小双桥村西南发现夯土建筑基址、祭祀坑及濠沟等,出土青铜建筑构件、石磬、石圭、石祖及陶缸、原始瓷尊等,并在陶缸表面发现朱书文字,可能是商王祭祀建筑遗迹。-q+s\b!r,e¢a¨d,.¢c/o+m·此外,在湖北黄陂盘龙城及山西垣曲古城等地也发现了商代中期的城址,发现有夯土城墙、宫殿建筑基址及墓葬等,并出土了青铜礼器及兵器等。

根据文献记载,商代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以后,直至商代灭亡,在273年间没有再迁都。考古工作者从1928年起在安阳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证实在今安阳西北以小屯村为中心的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地区就是殷墟之所在(图12)。在这里已发现了数十座成组的宗庙宫殿建筑基址、手工业作坊区以及商王的陵墓和一般贵族与平民的墓地等。宗庙宫殿建筑基址在小屯村东北地,其东面及北面为洹河环绕,其西面与南面有一条长达1750米的大濠沟护卫。这些建筑基址自北而南可分为甲、乙、丙三组,其中乙组可能是宗庙建筑。它们均建于夯土台基之上,平面有长方形、近正方形及凹字形等,规模巨大。例如乙组八号基址,南北长约85米,东西宽约14.5米。′看+书`屋¢暁?税¢蛧^ ^免·废*阅-独*并且在基址上下及其附近发现了一些举行奠基、置础、安门等仪式而杀人杀牲的葬坑。例如在乙组七号基址前(南)面发现了宗庙建成以后举行祭祀典礼时杀人或埋车马的成排的葬坑。其中人牲即达数百人之多,充分反映了奴隶制的野蛮和残酷。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宗庙宫殿建筑基址上不仅发现了巨大的石柱础,而且在石柱础上发现了放置的铜〔ZHI质〕。例如在甲组11号基址就发现了11个檐柱的铜,呈扁圆形,直径约15厘米,厚约三厘米,上面微凸,下面微凹,容易放平。铜有隔潮作用,利于保护木柱。铜的使用,也反映出当时青铜冶铸业的发达。

图12 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平面图

与商王的宗庙宫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宫殿宗庙区四周的大司空村、高楼庄、花园庄、四盘磨等地发现的广大平民和奴隶居住的房子,却大多是简陋的半地穴式房屋。即先向地面下挖一个圆形或方形的坑,一般面积约10平方米左右。就以坑壁为墙,周围或有台阶可以上下。室内有灶坑,上面用茅草作屋顶。狭小潮湿,仅能容身而已。此外,在殷墟遗址南部的苗圃北地、西部的北辛庄等地,发现了当时的冶铜、制陶及制作骨器的作坊遗址。

第七节 随葬有大批青铜器的奴隶主

贵族墓葬

中国古代的青铜时代是奴隶制社会,奴隶主贵族生前拚命压迫剥削奴隶,而且还要让奴隶给他们修建巨大的坟墓,随葬大批青铜器等供他们死后享用。商代晚期诸王的陵墓分布在安阳小屯村西北的侯家庄、武官村一带,现已发现13座大墓。可分为东、西两区。墓室平面呈亚字形或长方形,有四条、二条或一条墓道。规模巨大。例如M1001号大墓,墓口呈亚字形,南北长18.9米,东西宽13.75米,墓室深10.5米。在墓室中用木板建成高约3米的亚字形椁室,中置木棺。在墓室的东、南、西、北有四条墓道,墓室加墓道总面积达712.75平方米。在王陵中均发现有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