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清太宗全传 > 第92章完结

第92章完结(1/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清太宗全传第92章完结

---------------

第三节加速满族社会进步(3)

---------------

太宗比他的父亲更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症结之所在,他一即位,就实行“编户为民”的政策,制定“离主条例”,推行新的剥削方式,大量地解放奴隶,从而使旧的生产关系得到改变,最终导致新的生产关系即封建制的生产关系得以确立起来。·2?芭^墈?书+蛧? \唔_错+内!容?所有这些都为生产力的空前发展开拓了道路。

同太祖一样,太宗极为重视发展经济,尤其注重农业生产。他刚即位,即使军政大事非常紧张,他也注意到发展农业生产。首先制止滥用民力,停止各种非生产性工程,以便让农民把主要力量用于农业生产。他父亲在位时,搞非生产性工程过多,百姓负担甚重。连江官李栖凤也批评太祖“惟频岁役民筑城,此毁彼建,不得休,民未必无怨。”《清史稿》,卷239,“李栖凤传”。.8^4\k/a·n¨s·h`u\.`c/o*m_因此,天命十一年(1626年)八月,他发出第一道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的谕旨,下令停止各项非生产性工程,说:“工筑之兴,有妨农务。从前修城郭边墙,因事关国家安全,故劳民力役,这也是不得已,朕深为同情。现在已修缮完工,此后如有颓坏的地方,只许修补,不再重新兴建,以珍惜民力,专注农业,重视根本。其村庄土地,各旗分拨已定,今后不要随意更换移动,可使百姓士卒各安本业,不要荒废耕种。如果各牛录所居之地,属于低洼地不堪耕种,愿意迁移的,听其自便《清太宗实录》,卷1,9~10页。。他特别提示各牛录章京等基层官吏要倍加珍惜民力,如有“滥用民夫,致妨农务者,该管牛录章京,小拨什库等俱治罪”。《清太宗实录》,卷23,3页。

天聪三年(1629年)六月,训诫诸贝勒大臣:“我国当竭力耕织,衣食足,又何求乎?缎帛者,粉饰之物也,虽无何伤我!”《东华录》,天聪三年六月。~咸~鱼/看\书^ +冕+费·岳^黩*教育他们要把男耕女织作为主要生产部门,解决吃饭穿衣问题。天聪四年(1630年)春,正当春播季节,太宗“命汉民乘时耕种,给以牛具。复榜示归顺各屯,令各安心农业。”《清太宗实录》,卷1610页。

天聪七年(1633年)春,太宗给牛录额真发下一道指导农业生产的长篇指示:

田畴庐舍,民生攸赖。劝农讲武,国之大经。尔等宜各往该管屯地,详加体察,不可以部分推诿。若有二、三牛录同居一堡者,著于各田地附近之处,大筑墙垣,散建房屋以居之。迁移之时,宜听其便。至于树艺之法,洼地当种粱、稗,高田随所宜种之。地瘠须加倍壅;耕牛须善饲养。尔等俱一一严饬,如贫民无牛者,付有力之家代种;一切徭役,宜派有力者,勿得累及贫民。如此,方称牛录额真之职。若以贫民为可虐,滥行役使,惟尔等子弟徇庇,免其差徭,则设尔牛录额真何益耶?至所居有卑湿者,宜令迁移。若惮于迁移,以致伤稼害畜,俱尔等牛录额真是问。方今疆土日辟,凡田地有不堪种者,尽可更换,许诉部臣换给。如给地之时,尔牛录额真、章京自占近便沃壤,将远瘠之地分给贫民,许贫人陈述。《清太宗实录》,卷13,4~5页。

清太宗以一国之主在这个指令里,既讲了农业的重要性,又讲了具体改进农业耕种技术;既讲了贫民的住房、耕种的种种困难,也讲了解决的具体办法。而他反复强调各牛录额真在发展农业生产上责任重大,对他们提出了严格要求。崇德元年(1636年)十月,他召集群臣,专门谈了种地方面的技术问题,他说:“树艺所宜,各因地利,卑湿者可种稗、稻、高粱,高阜者可种杂粮,勘力培壅,乘地滋润,及时耕种,则秋成刈获,户庆充盈。如失时不耕,粮从何得耶!”《清太宗实录》,卷31,17页。这里,他又就因地制宜、适时耕种作了指示。这些道理,在今天看来是很浅显易懂的。但在当时,满族贵族不事任何农业生产,只靠战争掠夺和赏赐而致富,认为这是比从事生产更光荣的事情。因此他们无须过问农事,实在说,他们根本也不懂。比较而言,太宗谕旨中所讲的农事道理,在当时也算高水平了。

清太宗还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