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完结(1/2)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57章完结
3.探索中的两种趋向
从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确定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到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爆发,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呈现出正确与错误交织的复杂情况,经济建设方面的发展趋向基本上是正确的,而政治思想方面的发展趋向则基本上是"左"的、错误的。¨狐?恋+蚊¢学¢ ,吾?错′内`容~最终,后一种发展趋向压倒了前一种发展趋向,导致了"文化大革命"的爆发。
第一,国民经济调整中的有益探索。从1960年下半年起,由于暴露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中央领导人开始对1958年以来的工作进行认真的反思,检讨错误,总结经验教训,纠正不切实际的想法和做法。在力图纠正党的"左"的错误的过程中,毛泽东和党的中央领导集体的其他成员,提出了不少精辟、独到的见解,继续丰富着探索的成果。1959年春至1960年上半年,毛泽东相继提出了价值法则是一个伟大的学校;中国这样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大国要提高经济文化水平不可能很快;搞社会主义建设,要综合平衡,要按农、轻、重的次序安排国民经济等相关思想。并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后一阶段可能比前一阶段需要更长的时间"《毛泽东文集》,第8卷,116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_新¨丸+夲?神-占~ ¢醉¢新?漳!节¢埂`辛/筷·。这为认识社会主义的长期性跨进了一大步。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未来社会是分阶段发展的,但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划分阶段,从而也就不可能论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问题。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列宁继承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的思想,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的两个阶段概括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 社会,对社会主义阶段,他使用过"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和"完全社会主义"等术语,但列宁所讲的"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是指共产主义低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是同一概念。毛泽东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进行了有益探索,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明确把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建成区分开,进而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读书笔记中,把社会主义划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但一直未能形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无法揭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l?a,x!s^w¢.*c¨o,m^
1960年12月30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期间听取汇报时明确指出:"这几年我们有些东西搞多了,搞快了,自己挨整是必要的。现在看来,建设只能逐步搞,恐怕要搞半个世纪。"同上书,228页。1961年6月12日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批评了各级干部,指出:许多人不懂得社会主义是什么东西,什么叫按劳付酬,什么叫等价交换。由于1959年、1960年这两年碰了钉子,现在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于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大为深入了。针对当时把平均主义等同于社会主义乃至于共产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指出剥夺农民是马列主义完全不许可的,要坚决反对"共产风"和"一平二调"。1961年6月9日周恩来在接见阿尔巴尼亚驻华大使时也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是个复杂困难的事情,需要靠自己摸索经验。刘少奇在七千人大会的书面报告中专门讲到划清社会主义与平均主义界限的问题时,也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都不是平均主义,在社会主义阶段,要坚持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和等价交换的交换原则,并认为把平均主义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混淆起来的错误看法是同人民的根本利益相抵触的。"我们应该学会自己走路,应该根据中国的特点,采取适合中国情况的方法来进行建设。因此,我们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路线和一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在这次大会上,毛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