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第36章完结

第36章完结(2/2)

目录
好书推荐:
下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终生免费,永无视频广告!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第36章完结

和分歧以及列宁的身体状况,构成了列宁晚年对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多方面思考的历史背景。其一,国际形势由战争和革命时期进入了相对和平发展的时期,形成了以苏联和国际帝国主义之间的暂时"均势"为基本特征的国际新格局。国内形势由战争状态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反对帝国主义武装干涉和国内反革命叛乱的三年战争的胜利,使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终于站稳了脚跟,为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赢得了决定性条件,并成功地实现了由战时共产主义向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使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面临着新的任务。从根本上来说,这个新的任务,就是如何在西方无产阶级革命没有取得胜利的情况下,在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强大压力下,使一个经济文化十分落后、又历经严重战争创伤的俄国,过渡到社会主义并最终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国家。这是一个极其艰难的任务,也是列宁晚年艰辛探索和深入思考的主题。其二,正当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初见成效、更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一步展开的时候,从未平息过的党内外政治上、思想上的论争和分歧却日显突出,主要表现为十月革命道路之争以及列宁与斯大林在诸如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的原则分歧。斯大林提出的"民族自治化"方案,带有明显的大俄罗斯主义色彩。在他的庇护下,党的一些领导人在处理民族矛盾的过程中,还表现出严重的官僚主义粗暴作风;斯大林的个人集权化倾向和在他庇护下党的领导机关内官僚主义的发展,给党带来了潜在的分裂危机,使列宁认识到了改革国家机关、发扬民主和监督作用以及克服官僚主义的紧迫性。其三,从1922年开始,列宁的身体每况愈下,当年年底不得不脱离日常工作。列宁深感自己的生命会随时不测,便以对革命事业的高度责任感和惊人的毅力,认真、冷静、深入地回顾和总结了十月革命以来所走过的历程,对他所开创的通过新经济政策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这条道路进行了深思熟虑的审查和思考。在失去写作能力的情况下,从1922年12月23日到1923年3月2日,列宁忍着巨大的病痛口授了被称为"政治遗嘱"的三封书信和五篇论文,即《给代表大会的信》、《关于赋予国家计划委员会以立法职能》、《关于民族或"自治化"问题》、《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我们怎样改组工农检查院》、《宁肯少些,但要好些》。这些文献给俄国和国际无产阶级留下了极其宝贵的政治和理论遗产。它们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列宁在这些文献中阐述了社会主义在苏维埃俄国的命运问题,总结了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发展了在以前论著中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些观点和原理,指明并论证了进行改革的道路。这些思想是他最后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完整的、全新的构想和纲领。(5点)

不想错过《万古天帝诀》更新?安装优品小说网专用APP,作者更新立即推送!终生免费,永无广告!

放弃 立即下载
目录
新书推荐:
返回顶部